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3月 -> 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宋健 1997-03-31 00:00

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全国科技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追忆小平同志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卓越贡献,缅怀他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丰功伟绩和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奠基人。他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始终是他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小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律,准确地把握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早在1975年,小平同志就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二卷,第34页)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再次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次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从而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春天”的新时代。十年之后,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小平同志关于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它突出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1978年小平同志就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二卷,第86页)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刚一拉开,他立即转向指导科技体制的改革。在他的思想指引下,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仅1996年,通过技术市场转化的科技成果就有22万项,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是1984年的40多倍。
小平同志深刻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总是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来关注我国的高科技事业。1986年3月,他亲自批复了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决定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使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得以进军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三卷,第279页)1991年,他又亲笔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小平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国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健康、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卓越胆识和魄力,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作了全新的界定和阐述,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空前的积极性、创造性。进入80年代,为了更好地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迎接新的挑战,他又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组织路线,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提供了保障。
小平同志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十分关心,多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地为科技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他亲自过问和解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实际问题。他多次表示说:“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二卷,第98页)他是一位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的作用、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努力推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革命导师。
邓小平同志的逝世,是我国各族人民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损失。中国科技界将同全国人民一道,永远铭记小平同志的期望与嘱托,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化悲痛为力量,努力攀登科技高峰。
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