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破封建迷信立精神文明——对广东高州市建神庙热的调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4月 -> 破封建迷信立精神文明——对广东高州市建神庙热的调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朗 1997-04-23 00:00

破封建迷信立精神文明——对广东高州市建神庙热的调查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破封建迷信立精神文明
——对广东高州市建神庙热的调查
本报记者周朗
前不久,本报收到一封寄自广东高州市的读者来信,信中说:“在高州不大的城区内,竟有大小神庙二三十座。如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的中山路有2座庙,府前路有3座庙,南关小学旁有1座庙,居民稠密的北街、淦江村、永进街、新安街、安荣巷等处均有神庙。面对神庙遍布大街小巷、封建迷信活动愈演愈烈的现状,高州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严厉打击封建迷信活动,为高州市民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记者带着这封来信赴高州市采访,一方面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另一方面以旅游者的身份做了“微服私访”。因人生地不熟,又加上时间有限,记者没有看遍全城所有的庙(其中一些庙,当地群众称为“社”,即祭神的地方),但所见所闻足以证实信中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一)
高州市老城区面积仅二三平方公里。随着高州市经济的发展,城区不断改造扩建,目前市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记者在城区的中山路、府前路、南关路、商业一街、观山街等地看了10座庙(社),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供人参观的古庙。如高州城冼太庙。其中有的古庙同时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如复龙庵、回水庵和宝莲庵,庵中现有尼姑主持佛事。
二、维修好,香火旺,建筑面积比较大,有专人管理的庙(社)。如府前路的火神庙、南关路的太平社,记者一进门,就有人招呼,引导上香。只见香案上,神像高坐;香案的两旁摆着几张方桌,一些人正聚在一起聊天、打牌。
三、新建、在建的小庙(社)。记者在南关小学旁边,看到一座非常简陋的“庙”:墙是用棚布围的,顶上有许多窟窿,里面供着两个制作粗糙的神像。记者又在一条巷子的入口处,看见几个老人在忙着收拾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米大小的神社,一个老汉正在为神像粘胡须。我问:“这是新建的吗?”他答:“大家凑钱建的。”“你们都信他(指老汉正在打扮的那个神——他们称之为‘康皇大帝’)吗?”“信呀。”“他很灵吗?”“灵呀。”“怎么个灵法?”无人回答。在商业一街,记者看到一座刚建好的“广福宫”。
夜幕降临时,记者路过中山街上的崇德坊(供的是土地爷),只见里面点点烛火摇曳,让人感到阴森恐怖。在一座小城市里建有这样多的神庙,不能不让人们忧虑,也不能不让人们深思。
(二)
高州城里为何庙多?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市里几位负责同志,他们说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文化遗存。高州城是个古城镇,始筑于隋,扩建于明,至今已有1400年。由于历史悠久,逐渐形成较丰富的文物积累和文化遗存,庙宇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的知名度较高,其建筑设计上的特色,对今人亦有研究借鉴的价值。如复龙庵和宝莲庵都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文化管理部门已将它们列为高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类古庙是极少数。
纪念名人产生了负效应。高州位于粤西,古代是百越族俚人聚居的地区。公元6世纪,这里出了一位巾帼英雄——冼夫人。冼夫人的娘家“世代作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有十几万家”。她嫁给高凉太守冯宝,一生致力于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业。历史学家吴晗曾撰文称赞:“冼夫人是我国越族的杰出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妇女之一,她对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有贡献,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肯定的,应该歌颂的”。去年1月,高州市举办首届冼夫人诞辰节,政府拨款,加上民间集资,将冼太庙(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做了一些修缮。主办者的本意是想提高高州市的知名度,号召全市人民学习冼夫人的爱国精神,但一些群众却误认为政府允许修庙了,纷纷建起小神庙。
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高州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去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01.1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9%、18.9%、16.4%和22.2%。高州市经济建设成绩显著,但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却不够。尽管市委、市政府也舍得在文化建设方面投资,建起了图书馆、电视塔等设施,可是在教育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鬼神思想方面,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普遍、深入。高州市委、市政府对本地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的状况,也制定过打击措施,但从来信反映及记者见到的情况看,打击和查禁行动还未取得成效。
市委副书记凌卫东说,有的群众在刚富起来的时候,很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但慢慢地却信神了,祈求神来保佑。1986年和1990年,市有关部门曾两次组织人炸小庙,但时隔不久就又恢复了。
副市长林仲图说,解放前,我们这里建的小庙(社)比较多,解放后,许多庙(社)被改建成其他用房,如南关小学和北街小学,都是建在过去的社址上的。现在有些人闹着要恢复神社。在小学校旁建神社,影响很坏,有群众向市领导反映,我们的态度很坚决,不能建。南关小学旁建的神社,我们已派人推倒两次,但一些人又连夜抢建。
市委副书记王克说,高州市经济发展靠的是科技,我们抓“三高”(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是成功的。但封建迷信的东西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事业在其他方面发展了而自动消亡。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黄坤岳说,我们不能允许乱建神庙(社)的歪风滋长,市委对此态度是明确的。但一些基层领导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所以要考虑定个分级管理的制度,“守土有责,责任到人”,各级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辖区内的事,腰板要硬。
(三)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深切感到,高州市一些群众热衷于建小庙(社)与高州市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很不协调。单从市政建设的角度看,许多临街建筑的庙(社)就非常影响高州市的市容市貌。
对历史文化遗产,取其精华给予妥善保护是应该的;歌颂先人的光辉业绩,号召后人向其学习也是完全应该的。但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否则你为宣传冼夫人修冼太庙、建冼夫人像,他那里搬出个“康皇大帝”,建起什么“广福宫”,就会淡化我们保护文物、宣传先人的意义。
高州市的领导同志告诉记者,现在求神拜佛、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多系老年人,中青年参与的比较少。这正可以说明,解放以来,政府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几年来,高州市在拆庙建庙问题上出现多次反复,又说明封建迷信的东西不会自行消失。因此,抓精神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任务。反封建迷信,既要讲“破”,又要讲“立”。拆庙送神是“破”;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群众开展各种科学、文明、健康的活动是“立”;“破”与“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破”的过程要讲政策(文物保护政策和宗教政策),使群众能够接受;“立”的同时要研究群众心理,让群众喜闻乐见。


查看完整版本: [-- 破封建迷信立精神文明——对广东高州市建神庙热的调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