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4月 ->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天玺 1997-04-23 00:00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第11版(科技)
专栏: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王天玺
贫困伴随人类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到了20世纪末期,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仍有千百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世界1/5人口中消除贫困现象,这是历史性的伟大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崇高事业。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他们科技扶贫的卓著成绩为这个崇高事业增添了光彩。
宁蒗县在滇西北的小凉山地区,98%的面积都是山,高寒贫瘠,交通困难,社会发育程度低。1956年民主改革前,占人口多数的彝族生活在奴隶社会中,金沙江边的傈僳族则保留着原始共耕制,泸沽湖畔摩梭人还实行母系制。解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找到振兴之路。到1978年,全县人均财政收入仅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元,多数群众吃粮靠救济,贫困像大山一样压在宁蒗各族人民的头上。
不甘落后的宁蒗人民一直在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如何摆脱贫困?10年前,他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引进小凉山。
脱贫要靠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普及科技就摆到了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
他们以科协组织为主体,形成一个上承下接、左右连通的科技普及和人才培训网络。它包括了县乡科协、村科普小组、乡镇科普文化学校、村科普夜校,再加上近百个农民专业研究会。县乡村科协主席都由相应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并配备精干的工作班子和人员,通过这个网络,把广大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组成一支科普大军。
从实际出发,坚持“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训一批人才,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原则,分层次、多方位、不拘一格地培养各方面人才。
10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奋斗,各种实用科技已经在小凉山生根、开花、结果。其中,实施“3358工程”和运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对宁蒗县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3358工程”,即是运用新科技措施在全县推广种植花椒3万亩、青梅3万亩、苹果5万亩、绿肥8万亩,使全县和各个乡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1992年,县科协在省科协和省民委的帮助下,开始进行“电脑农业专家系统”试验,按照“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提供的数据和方案,对玉米、水稻、烤烟、苹果4种作物实施科学栽培,玉米亩产提高20%以上,水稻提高10%以上。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许多人从贫困走向富裕。
10年科普,正在赶走小凉山的贫困,正在使小凉山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与1985年相比,全县粮食从4600万公斤增加到610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从115元增加到362元,在全县12万贫困人口中,有8万人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了温饱。2.6万户山区彝族群众,告别了“篾笆墙、木板房、风扫地、日照床,吃空了这山搬那山”的历史,住上了土墙房、砖瓦房,并实现了从游牧、游耕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跨越。曾经是奴隶的依尔伙哈老人,10年间参加56次科技培训,掌握了多项致富技术,他贷款500元起家,养猪、办酒厂、种药材,固定资产已积累到70万元。
消除贫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过程。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贫困虽然主要从物质上表现出来,其内在的根源却是精神上的贫困。宁蒗县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让人们通过掌握实用科技,依靠自己的奋斗,去搬掉贫困这座大山。在发展支柱产业,普及科学技术的过程中,物质条件改善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物质的作用和精神的作用结合起来了,就能形成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宁蒗县科技扶贫之路的普遍意义就在这里。


查看完整版本: [-- 科技之光普照小凉山——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科技扶贫调查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