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4月 -> 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浩茫 1997-04-24 00:00

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浩茫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有的同志总感觉条件不同了,艰苦奋斗没那么重要了。看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诚然,“艰苦”就其字面的涵义而言,乃艰难困苦之意,一般用来形容生活、工作的条件与环境。但把“艰苦”与“奋斗”连为一体,构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时,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艰难困苦的条件与环境,而被赋予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就一般意义来说,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艰苦奋斗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物质层面看,艰苦奋斗要求人们的生活消费必须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它所提倡的是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综合国力还不强,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必须更加自觉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从精神方面看,艰苦奋斗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指人们在改变现状、开创未来的过程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中的“艰苦”与其说是指条件或环境,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主要通过刻苦的思想、艰苦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工作来展现,因而对艰苦奋斗的完整理解,应当从思想、作风和工作等多方面去把握。“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艰苦奋斗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永远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过时,而是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神财富。其永恒的意义表现在: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它能使人保持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达到理想的目标;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裕、条件优越时,它能使人保持勤劳节俭之风,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继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今之中国,既不是战争年代“吃草根、啃树皮”的中国,也不是解放初期勒紧腰带、百废待兴的中国,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伟大成就的中国,无论是时代还是物质生活条件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就是在今天这样的条件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过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少数同志身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有的在生活上沉湎于物质享受、奢侈挥霍、吃喝玩乐、“玩物丧志”;有的在思想上不求刻苦,对待中央的方针、政策不求甚解,满足于当“传声筒”,无所用心;有的在工作上不求开拓进取,稍有困难就退缩不前,不肯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愿意沉下身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热衷于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等等。这些现象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品格和作风。现在,有的人一边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一边又喊着“活得没劲”、“活得没意思”,就是丧失艰苦奋斗精神状态的反映,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创业实践,必须有创业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衷心希望共产党员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自觉地起来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让我们大家都来做江泽民同志所衷心希望的那样的共产党员。


查看完整版本: [-- 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