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情义无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4月 -> 情义无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龙平 1997-04-23 00:00

情义无价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河山万里沐春风

  情义无价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经三队张龙平
回到故乡川东忠县忠州镇,我去看望年逾八旬的革命老人杨臣庭。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致残,膝下一女出嫁多年,其妻也于十余年前谢世。他行动不便,孤寡一人靠政府抚恤金过活,却精神焕发、十分乐观。周围的乡亲们十分关心这位对革命有功的老人,平日里赶集路过门前经常停下问清老人家有无物用需要捎买。
此时正是大购年货之际,乡亲们自然不会忘记这位老人的寒暖。闲谈之余,我见他取出10元钱交给过路的邻院王大妈,托付她购买猪肉2.5公斤,王大妈满口应允。一旁的我见此心中暗暗犯疑:我母亲昨日称肉11元1公斤,莫非王大妈记错算错了吗?我正想吱声给王大妈提个醒儿,她连连使眼色止住了我,我更感其中有蹊跷,借故尾随王大妈追问个明白。在赶集的路上,快嘴王大妈向我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杨大爷完全丧失了劳动力,每月只能领取百十元抚恤金,随着物价的不断升高,杨大爷基本生活的保障有了问题。善良而聪明的乡亲们小心地顾护着老人的自尊感、荣誉感,在每次给他捎买物用时都欣然接过钱,如果老人所给钱不够就自觉暗自掏钱补足后足额购回,并能做到每每稍有“结余”。杨大爷已近10年足不出户,对物价的认识仍然停留于“猪肉1元、白糖5角、火柴2分买一盒”的年代。近10年来,好心的乡亲们也自觉地保守着这个公开的秘密,几乎每个乡亲都为杨大爷捎买过东西、补过钱。
这几年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对杨大爷的照顾也更加周到了,自愿给杨大爷“捎买”东西的乡亲越来越多,而杨大爷手中货币的“购买力”也越来越强,有时杨大爷给出几元钱竟能让乡亲们买回一个月的米面油肉。


查看完整版本: [-- 情义无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