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政 |
1997-05-31 00:00 |
英美欲重建特殊关系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英美欲重建特殊关系 本报驻英国记者李文政 美国总统克林顿结束对欧洲的访问之后,顺访伦敦。时间虽仅有一天,但英美两国领导人,都拿出最大的热情,着手重建英美间早已趋于冷淡的所谓特殊关系。 克林顿总统抵达后,径直驱车到唐宁街10号,向英国工党新内阁发表讲话。这是28年来,首位外国领导人向英国内阁发表讲话。克林顿的访问,通过特殊的活动安排,双方领导人的彼此赞美和不拘礼仪的私下交往,再加之宣传媒介的现场直播,给英国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留下一个此次访问不同寻常的印象:英美间特殊关系进入了重建的时期。 继尼克松之后,28年来克林顿成为首次向英国内阁讲话的美国领导人,也让人感到28年来美英之间趋于冷淡的关系,现在终于到了要修补的时候。或者说,终于找到了一个“修补”机会。 克林顿在英国内阁的讲话道出了个中原委。他发出的明确信号是:美国希望“英国在欧洲保持强大”,希望英国与美国保持“强有力的关系”,并强调了两者间的相辅相成的联系。人们知道,克林顿此番欧洲之行,重点是北约东扩和纪念马歇尔计划实施50周年。两项活动的意义都在于加强北约在欧洲的存在,而北约是美在欧洲利益的集中代表。在这一方面,英美终于找到了利益的交叉点。英国工党新政府虽然对欧盟摆出某些积极姿态,但整个欧洲政策并没有廓清。英国社会反对欧盟深化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布莱尔新政府不能不顾及这种民族情绪。北约东扩提出的直接要求是欧盟东扩。欧盟东扩向来是英国的主张,目标是以东扩来牵制欧盟深化。当然,一旦英国舆论有变,英国也可以“在欧洲保持强大”的姿态,大幅度调整对欧政策。因此,克林顿的欧洲政策给布莱尔提供了左右逢源的机会和更大周旋余地。 英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领导者相似经历,为英美关系的升温提供了另一个前提。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面临着失业严重,社会福利制度压力日大,国内社会问题成堆的困窘局面。如何维系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已成为西方共同课题。美国下月将主持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英国于明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失业问题都突出地排在议事日程上。此间舆论还指出,两国领导人均系牛津大学毕业,两位第一夫人都是律师,两人都是战后出生的一代年轻政治家,使他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当然,维系跨大西洋的特殊关系,一直是历届英国首相的迫切愿望。其中道理倒也简单,没有美国力量支撑,今日英国就难以在国际上“强大”。 克林顿的外交旋风过去了。英美领导人也许讨论了从欧洲到亚洲的广泛问题,但在人们清点此行的具体成果时,也只有双方提出的解决失业问题意见一纸文件。在北爱问题上,克林顿再次给予推动,人们希望北爱和谈能获得新动力。美国权威人士评论说,英国之行只是两国密切关系的开始,具体政策上的协调,也许要待以后。战后以来,英美特殊关系,正如前外交大臣赫德讲的那样,基本局限在军事和情报两个方面,今后将获得哪些具体新内容,只能是“以后”才能提供明确答案。 (本报伦敦5月30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