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5月 -> 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施伟青 1997-05-31 00:00

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施伟青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重要性已为史学界所公认。近年来,人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标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分歧。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呢?究其原因,与研究者本身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大有关系。
阶级局限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其阶级立场、政治态度一般说来是由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利益所决定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只能是一定时代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的人格化,没有谁可以是超阶级的,研究者当然不能例外。他们的著述一定要反映其所属阶级的利益、要求,显示出阶级的特点。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迷恋实用主义史学,固然不对;以为可以从事超越阶级、时代的研究,把历史与政治、现实完全割裂开来,也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个人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是会发生变化的。马克思指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从属的阶级为转移,这是很‘可能的’。”(《马恩选集》第1卷,第183页)新中国建立后,许多从旧中国过来的史学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教育下,改变了原有立场和政治态度,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修改或否定了他们自己以前发表的观点。诚然,这种变化还多与指导理论、研究方法的改变有关,但是研究者本人政治态度的转变则应是关键的因素。
目前,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并未消失;西方国家那些腐朽、落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腐蚀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思想;剥削阶级的史学理论、观点也还有一定的市场。这些情况都会反映到历史研究的领域中来,无疑这是造成历史人物评价意见分歧的原因之一。
时代局限
昨天的现实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现实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但今天、明天并不是昨天、今天的简单重复,这是因为历史具有时代的特征。而时代特征会对研究者的思想、观念、情感等发生影响作用,进而制约研究者对课题的选择和观点的提出。例如,孔子生活于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春秋末年,他于是通过编撰《春秋》以褒贬历史人物,宣扬并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思想主张。可以说,没有春秋末年以下犯上、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也就不会有孔子“作《春秋》”之举。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对近代史上人物评价的活动比较活跃。出现这个现象,既有史学本身的原因,也与时代的影响息息相关。就前者而言,以前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确有不尽妥当之处,现在就有必要给予纠正或重新评价。而后者则表现为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的党和政府真正实行了“双百”方针,为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者没有思想顾虑,畅所欲言,这就促进了历史人物评价活动的深化,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是时代对研究者发生积极作用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近代史人物的评价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很正常的现象,发生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些长期以来受到肯定的历史人物不断地遭到贬抑,而原来被世人唾骂的一些人物却得到褒扬。有些论著极力夸大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传播资本主义文明的作用,贬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义;或者随意美化某些封建统治的代表性人物。这种情形的出现,有的属于研究者的学识水平、研究方法问题,有的则与研究者存在着时代局限性有关。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是某些研究者变得急功近利,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而是热衷于在研究课题、方法上寻求捷径。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不管以往人们对其评价意见如何,大多已出版有大量的研究论著和史料。对其进行重新探讨,作出异于从前的评价,既无搜集资料之累,又有可能“一鸣惊人”,何乐而不为?这就是说商品意识已渗透于某些学者的研究活动中,史德,在他们心目中遭到冷落,甚至荡然无存。二是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了解增多了,也认识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这本来并不是坏事,但有人却错误地认为,如果中国在一百多年前就交由外国资本主义来统治,那么,现在就可以是一个发达国家了。这样他们自然要否定近代史上抵御外侮、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的人物了。而肯定那些对外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历史人物,也是源于同样的道理。
可见,研究者的时代局限对其评价历史人物的活动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制约作用:有的因之大搞“速熟研究”,其结果或是由于粗制滥造,而流于肤浅、片面;或是由于闭门造车,而重复劳动,缺乏新意。有的因之则以错误观点为指导,其所作出的结论虽“新”,却是不正确的。还须指出,以上两种情形在研究方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围绕着既有的观点以决定史料的取舍,对与其观点相违的史料,或弃之不顾、回避忌讳,或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这一切都妨害影响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科学性。
情感局限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研究者对研究客体作出的价值判断。尽管许多研究主体总是力图以客观、理智的态度去评价研究客体,但情感,就像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始终徘徊于他们的脑际。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既有阶级情感、时代情感,又有民族情感、区域情感等。一个人的情感还与他的地位、阅历、性格、年龄、信仰、社会关系、所受的教育等等因素有关。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方面。但它不是唯一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如民族关系、同乡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当然,从本质上讲,这些关系也属于阶级关系的范畴,因为在阶级社会里,这些关系中的全部成员,都只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后者毕竟和一般的阶级关系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人,除了有阶级情感外,还加上了一层民族情感、区域情感、亲戚情感、朋友情感、师生情感、同学情感等等。在中外历史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事例:两个分属于不同阶级或敌对政治集团的人,尽管他们的阶级地位和政治观点严重对立,但他们私交却很密切。
研究者的情感局限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时有流露。就目前而言,区域情感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出生地或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含有特殊的情感,这是正常的。但有了这样的情感,就有可能会偏爱产生于那个区域里的历史人物。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之间发生了争夺历史名人的现象,其缘由较多,而区域情感的作用也是酿成这类争夺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来,有一些地方,由于某些研究者无法摆脱区域情感的困扰,而拔高了研究客体,造成其评价脱离了历史实际。还有少数地方,作为东道主的研究主体,由于囿于区域情感,对与会的其他学者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总是公开表示不满,从而使那些学者的意见遭到排斥,甚至受到围攻。这就影响了正常的学术讨论,无法对研究客体作出客观的评价。
还须指出,有些地方在对待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上,还反映出区域情感和商品意识相结合的倾向。例如,有的地方博物馆把长期以来被史学界否定、为世人所不齿的历史人物塑造成巨型塑像陈列出来,并在叙述他们的事迹时给予歌功颂德,只字也不提及他们的罪过,把他们作为在中国历史上作出很大贡献、值得肯定的优秀人物介绍给观众、游客。这个现象的出现,既与区域情感的消极作用有关,也与存在迎合时尚以求得经济效益的考虑不无关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克服与纠正历史人物研究中上述种种局限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任何人研究历史或历史人物都会有历史观与方法论,都要有理论的指导,只是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之别、正确与错误之分。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研究人类社会最科学、最正确、最完善的理论。它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关于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等理论是研究者剖析历史现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武器。有的研究者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框框”,会影响对评价历史人物的创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研究历史要创新,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当然也有创新的问题。然而,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而不是随心所欲。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尤其不应该把以往研究中出现的、本应由研究者负责的教条化的偏差归咎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前进的理论,它可以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优秀遗产,通过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而教条化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理论修养和锻炼,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接近于科学性的要求。


查看完整版本: [-- 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