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6月 ->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志华 1997-06-30 00:00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下)

第7版(国际)
专栏: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下)
本报驻巴西记者 吴志华
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在每一个研究中心都设有技术推广部,向农民分发农业生产技术的手册,举办农技培训班,接待农民的技术咨询,甚至派研究人员到田间直接考察解决问题。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公司下属种子服务公司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例子。
当我们来到种子服务公司采访时,总经理若泽·安德利盖多递过一份介绍材料,材料的封面上,一粒黄澄澄玉米种子伸展着几根健壮的根须,上端顶起一瓣青翠的嫩叶。画的标题是“一切之本”,旁边写着:“种子服务公司是农牧业研究公司联系农业生产者的桥梁,它所提供的种子是巴西现代农业的基础。”
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是巴西最大的非营利性生产母本良种的专业公司,现有工作人员263名,其中技术人员46名。它下设13个良种生产基地,分布在全国自然条件不同的农业区。公司每年培育出大豆、小麦、稻米、玉米、棉花等21种主要农作物的母本良种1万多吨。用这些母本良种可以生产出150万吨左右的种子。
若泽总经理解释说,一个优良品种的出现,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研究与培育过程。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的试验后,才能开发出一个新的良种。种子服务公司则是将这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他们生产的是母本良种。母本良种经过种子专业生产企业的再培育,就变成供农民大田种植的种子。
在公司的安排下,我们随后来到设在巴西利亚郊区的一个良种生产基地参观。基地负责人图利奥向我们介绍说,基地共有良田350公顷,共种植着8种农作物。其中,杂豆、小麦和大豆的母本良种的年产量达到760吨,提供给18家种子生产企业。生产基地的行政经费由农牧业研究公司提供,生产费用则是靠销售种子的收入来支付。
质量是优良品种的生命线。这个基地在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图利奥说,“我们在完成收割、脱粒、装包等每道工序后,都要将场地、机器打扫干净,防止遗漏的散粒与其它种子混在一起。这虽是小事,但是出了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他们还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多次到田间巡视检查。一旦发现有影响种子质量的隐患就立即采取措施。图利奥举例说:“有一种大豆,开白色花朵,我们在巡视时只要发现有一株苗出现杂色花,就要对全部苗株一棵一棵地全面检查,拔去所有带杂色花朵的植株。一株大豆可以结30个豆荚,每个豆荚含6颗种子,即一个植株可生产出180颗母本种子,卖给种子公司后,这180颗母本种子就能生产出3万多颗种子。在我们这里出现一棵杂种植株,就意味着将来在农民的田间有成千上万株杂苗。”
为保证种子质量,该公司率先在全国推行了种子生产专营制度。20年来,该公司80%母本良种是供应给享有专营权的种子生产企业的。这些企业同种子服务公司签订合同,接受对种子质量的监测和管理。这一措施保障了种子生产过程中全面的质量管理。同时,种子生产企业向农民出售种子时,还需要将销售价的5%返还给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为开发新的优良品种提供资金。
巴西种子服务公司为农民提供的优良品种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他们提供的巴西41号和42号小麦品种每公顷的产量达到6500公斤,而普通的小麦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1750公斤。他们生产的两倍体杂交型系列玉米品种,适应巴西各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从而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他们生产的燕麦新品种达到每公顷5500公斤的产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的3500公斤的水平。
到1996年为止的20年间,巴西种子服务公司共生产了24.5万多吨的母本良种。这些种子为巴西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据调查资料分析,1977年至1994年,巴西的粮食播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0.39%,而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却达到4.5%,这里面,广泛使用品质优良的种子起了重要作用。
              (本报巴西利亚电)


查看完整版本: [--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访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