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花的思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6月 -> 花的思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梁韵红 1997-06-30 00:00

花的思恋

第12版(副刊)
专栏:

  花的思恋
(香港)梁韵红
除夕,花农送来两盆预订的杜鹃花,小小的盆栽,枝密花繁,嫣红夺目,倍添吉庆气氛。我将一盆摆在露台,一盆放在客厅,透过落地玻璃门,两相呼应,实在令人赏心悦目。我坐在沙发上,望着两团火红欲燃、艳如云霞的花愣神儿,菲佣则在一旁偷笑我的痴呆。是花美得、艳得太动人了。
尽管花农告我这是比利时杜鹃,但我相信,她源于中国。因为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她盛开在阳春三月,香港春节的气温,正似北方的深春,花农的技巧加怡人的气候,正适宜杜鹃花开。
整个假期,她陆续地怒放,越来越美。然而就在她芳菲盛开的时刻,突然一夜间完全枯萎了!那早,我起身后照例先看花,吓了一跳!菲佣告诉我,她起来时就这样了。我莫名其妙,望着阴沉沉的天,并不很冷且杜鹃花是耐寒的。眼前,山,雾茫茫;海,雾茫茫,都像拽着一层白纱。为何如此?我纳闷儿且心痛,心痛我那本来盛开着的红花!照例打开有线新闻台电视,这时的我才愕然获悉邓小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无论是天意还是巧合,至此,我相信花是有灵感的生命。我明白了古人为何称杜鹃为花魂,我明白了杜鹃花的枯萎。花有情,天亦有情。1997年2月20日整天都是阴沉沉的。自古杜鹃花牵连着人们“思乡怀故”的情结。传说,周代末年,蜀王杜宇,号称望帝。那时,正值巫山山碍壅江,蜀地常被洪水淹没,纵横千里,一片汪洋,浮尸茫茫。望帝杜宇目睹此景,心焚如火,至此,他便访贤纳良。封鳖令为相,鳖令奉旨,率众凿通山碍(今长江三峡),以拯救苍生,从此洪水畅泄,蜀国方得陆地。人们感念杜宇,将乡情浓郁的杜鹃鸟称为杜宇,以示他为民造福呕心沥血的盛德。如果仔细端详,杜鹃鸟的口腔上皮和舌都是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口流血,正好这时杜鹃花开,人们便把鲜艳的杜鹃花,说成是杜鹃鸟的血染成的。唐诗有“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无论是花红还是血红,杜鹃花与杜鹃鸟同名,它寄寓了人们无限的情思,也赋予了花、鸟以灵魂。“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生于杜宇之邦,他像其先祖杜宇一样,一生奔波,拯救苍生。如今小平已去,杜鹃花谢,此情此景何等地令人悲哀!海波无息,汽笛呜咽,整个香江为他老人家哭泣!
今天,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回顾他老人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能不提到由他一手创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他以无穷的智慧和魄力,促成此事。国家有幸、人民有幸,拥有这样能干的领袖,怎能不激发港人对他的思念之情!
邓公已去,杜鹃已谢,但我心中的啼血的杜鹃花将永不凋谢。
我将期待着亦将注视着杜鹃鸟的再次来临。


查看完整版本: [-- 花的思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