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四淹四种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4年08月 -> 四淹四种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尹崇敬 陈金铎 1954-08-31 00:00

四淹四种

第2版()
专栏:

四淹四种
新华社记者 尹崇敬 陈金铎
已是初秋的时候了,淮河支流浍河南岸——安徽省宿县姚圩村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一部分土地上却正是一片新绿,补种的晚秋庄稼很像初夏时的农作物生长的那样茂盛。社员们正在给谷子、荞麦锄草,给山芋翻藤。
一提起这片茂盛的庄稼,社长姚永保和每个社员都会告诉你这是第四次补种的了。
七月四日下第一场大雨,淹没了社内一百一十亩秋庄稼的幼苗。雨来得又猛又大。在淮北地区,要是在治淮除涝工程兴修之前,积水停留在这里,个把月也不会退掉。可是今年只两三天到四五天的时间,积水就从许多新开挖的和疏浚了的沟渠内排出去了。土地迅速现了出来。社员们眼看到治淮的好处,真是兴高采烈,一股劲三天内就全补种上了。可是补种好才过一星期,又下第二场大雨,比前次更凶。顿时平地水深过膝,不仅把补种的地全重淹了,又多淹了一倍土地。全社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曾看到过这样大的雨。社员们有些忧虑起来,认为这么大的水,恐怕再也退不出去了。可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雨停没有几天,水又全部下退了。社长姚永保立即召集全体社员开紧急会议,组织全体社员突击补种。全社男女劳动力分成两组,开展补种竞赛。这边男社员种绿豆,不分日夜守候在水边,水退一块补种一块。那边女社员们在补栽山芋,保证棵棵成活。全社的老年人和孩子们也参加了补种。老年人在家里剪山芋秧,孩子们帮助运送和散发。在休息的时候,社长和生产组组长们爬到大树上去,向竞赛中的社员们作宣传鼓动。由于全社总动员,被淹的土地很快又补种上了。
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补种两次之后,接连又下了两次大雨,补种的庄稼又被淹了两次。这两次雨虽然都下得大,但是社员们相信积水会很快排出,战胜水灾的信心都愈加坚决。但是发生两个新问题:第一,季节越过越迟了,再补种还有没有用?第二,种籽没有了。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社长去访问本村七十八岁的老人姚国喜。这个老年人有丰富的种庄稼的经验。他说:“季节还不算太迟,种下去完全能收。”第二个问题,区人民政府传来了喜讯,说是东北人民支援涝区的大批晚谷种已经运到了。这个消息鼓舞了全体社员,他们兴奋而感激地说:不好好补种,对不起东北人民。积水和以前两次一样,很快排出去了。全社社员以突击的战斗姿态,又连续两次胜利完成了补种的任务。
四淹四种,不仅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淮河的支流浍河两岸很多地方都是如此。过去很多被称为“水牢”的地方,因为治淮中整理了河道,加强了排水能力,今年虽然发生特大洪水,也能将大量积水很快排出,大大减轻了内涝的灾害。七十八岁的老年人姚国喜说:“如果不是进行了治淮工程,今年这样大的洪水,不仅不能四次补种,现在连庄子还淹在水里呢!”


查看完整版本: [-- 四淹四种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