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约堡碑铭千秋节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8月 -> 约堡碑铭千秋节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温宪 1997-08-31 00:00

约堡碑铭千秋节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约堡碑铭千秋节
温宪
大约半年前的一个晚上,南非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了一组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挖出几堆白骨的镜头,其中穿插着对当年在南非金矿上卖命的中国苦力遗骸的说明。炎黄子孙一向看重叶落归根,事实上又有多少人难了夙愿。300年来,一批批华人背井离乡,飘洋过海落脚到非洲大陆最南端。早期华人在南非的遗迹除了档案馆内那些发黄的报章中偶露蛛丝外,早已无处可寻。鸦片战争之后,腐败的朝政和凋敝的民生导致了华人历经千辛万苦后再一次向南非移民的浪潮,这批移民最为真切的遗迹便是散落在南非各地的华人公墓。
约翰内斯堡地区聚居了人数最多的老一代南非华人,这些祖籍多为中国广东的华人至今信守着每年两次扫墓的习俗,华人公墓在他们心目中无异于一块圣地。怀一份肃穆的亲情,杂几许探究的好奇,那日笔者拜谒了约堡华人公墓。
约堡城西的布里克斯顿和博拉姆方丹有两大墓地,墓地内依犹太人、苏格兰人、印度人等划分为不同墓区。与华人在南非社会中的地位相仿,华人公墓也是位于整个墓地的偏僻一隅。约堡最早的华人公墓划定于1887年1月,其位置现已成为市中心一部分。因那块墓地无遮无拦,车马任意践踏,随后才将墓地移划到博拉姆方丹。博拉姆方丹墓地内一块仅以中文刻有“大伯公”、日期为1889年的墓碑被认为是最早埋葬在那里的华人。“大伯公”是南非华人对最早来到南非的长辈的尊称。也有人说这块“大伯公”墓碑下实际并未葬人,只是立此碑以为守墓之象。除此碑之外,署名1889年1月7日过世的潘球祖之墓碑当属年代最早。
草地上这些高矮不一,多为褐、赭两色的墓碑背后承载着多少今人已无法详知的故事。那位“球祖潘君之墓”上便赫然刻有“皇清显考”的称谓,令人遥想当年这些拖着一条长辫来到南非的华人曾怎样在这异国他乡奋力挣扎,最终在此异域完结了充满憧憬与无奈、屈辱与抗争的一生。华人墓地多以同姓宗族划分,这又是现实生活中血缘关系为华人社团中最有力纽带的反映。在这一片墓碑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那座以白色大理石雕就、上有一尊天使合掌垂目石像的“周烈士墓”。(见图)
1904年10月,英国医生萨瑟兰来到约翰内斯堡定居行医,他随身带来了华人仆役周贵和。来自海南岛的周贵和因为方言隔膜,故而与来自广东的其他华人交往不多。1906年8月,约翰内斯堡所在当局公布了歧视性极强的《亚洲人法律修正条令》,要求亚洲人重新进行登记注册,注册时必须留下十指指纹,这一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对罪犯施行。这一歧视苛律立即引起了亚洲移民的强烈抗争,此后成为印度“圣雄”的甘地律师率众开展了南非历史上著名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蜗居家中的周贵和事前对此一无所知,后听从主人之命进行了重新登记。一旦了解真相后,24岁的周贵和顿感奇耻大辱并因此于1907年11月11日悬梁自尽。自裁前周贵和留下一篇“绝命书”:“我决意与世长辞矣,恐人不知吾死之故,谨遗书以表白吾之事迹焉。自到南斐洲以来,一因执役卑微,二因言语扞格,与吾国人交游甚鲜。惟日坐斗室中而矣。日前东人命我往转册纸。我初时不愿往,东人谓如我不转册纸即须罢工。斯时为着工钱起见,故不得不勉强从之。然未知如此之大辱也。及后有友人论及注册之事及看翻译注册例一本,方知此系以奴隶待我。不特一己羞辱且辱及国家。嗟嗟,一时蒙昧追悔何及,我无面目见吾国人矣。愿我国人当以我为殷鉴可也。”
周贵和的辞世更为亚裔人的反抗烈火增添了干柴。南非华人社团为周贵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领导斗争的甘地参加葬礼后撰文曰:“无人不因此钦佩华人的团结与勇气。”事后,南非华人集资建立了这座“周烈士墓”。墓碑上除全文刻有周贵和的“绝命书”外,还为此事注曰:“公讳贵和,广东海南人也。因杜省苛例起,一时冒昧,蒙此奇辱,故耻之,愤而自裁,遗下绝命书以见志。身后萧条无以为殓,同人嘉公之劲节,故勒碑以为纪念,并系以铭。铭曰:呜呼,周公!岭表奇伟,气壮山河……斐洲之南,岿然千古!”(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约堡碑铭千秋节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