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体操面对瓶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9月 -> 体操面对瓶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汪大昭 1997-09-03 00:00

体操面对瓶颈

第8版(体育)
专栏:洛桑走笔

  体操面对瓶颈
本报记者汪大昭
世界体操锦标赛始办于1903年,当时只有4个国家出席。如今,办到了第三十三届,国际体联号称有123个会员协会,但报名参加本届赛事的仅有6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次单项世界大赛,半数会员协会免战,总是件扫兴的事情。
其实,国际体联对此亦无良策。体操运动没有实行职业化的条件,即使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选手,也只有在美国那种极为特殊的环境中能够挣到钱。
举办一次高水平的体操大赛,经费问题让任何一位东道主都作难。现代体操运动和市场经济模式同样源于欧洲,当两者之间难以融通的时候,无法走向市场的体操运动和体操大赛自然受窘。
国际体联要选择东道主,赞助商要选择市场,该谁服从谁?
中国队领队钱奎说,美国体操运动的例子缺乏代表性。那里有不少体操学校,学员们对体操的兴趣大于练好体操的能力,这并不妨碍他们经常涉足训练馆。学员之中,年龄、身材甚至练体操的目的都有很大差异,其中有些孩子逐渐上路,水平提高一步,学费减收一成。最终,总有个别人获得成功,名利双收,成为明星,又是富翁。在这种情况下,体操运动有人练,体操比赛有人看。
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并非如此。各国优秀运动员差不多都要靠企业资助,做不到自己养活自己。于是,体操成了社会出钱供少数人练、少数人表演给大家看的项目。没有经济后盾,休想取得成就。就是世界体操强国,如果经济上撤了劲,也难保体操运动水平不滑坡。
不过,困难归困难,真正决定这项运动生命与前途的关键是体操自身所具有的健、力、美,而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需求。拓宽思路和财路,体操运动总会走出瓶颈。
(本报洛桑9月2日电)


查看完整版本: [-- 体操面对瓶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