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戒“心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9月 -> 戒“心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叶大春 1997-09-03 00:00

戒“心动”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戒“心动”
叶大春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和尚正闭目打坐,突然一阵风来,把寺中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一个小和尚说:“幡在动。”另一个小和尚说:“不是幡动,是风动。”老方丈说:“既非幡动,亦非风动,是心动。”不是“风动”是“心动”,这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戒心动”是佛家用来教育出家人修身养性的。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但不妨从“戒心动”中受到启发,警戒私心杂念,以加强我们的品格修养和党性锻炼。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狐狸爱钻有洞的窝”,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在各种诱惑面前心不动,什么糖衣炮弹、金钱美女、吹牛拍马、甜言蜜语,都能抵挡。心灵的堡垒是最难攻破的,除非自愿打出白旗。
有的人贪污受贿东窗事发后,痛哭流涕,哀求宽恕,怨政策界限不明,怨社会风气不好,怨物欲诱惑太多,怨行贿者手腕太狡猾,怨开后门拉关系的人太执拗,怨亲朋好友合伙坑害了自己,怨老婆吹了枕头风,就是不问问自己:心动了没有,守没守住自己心灵的防线?
古人在戒心动上是很有一些招法的,可资今人借鉴:
一曰:“封心”。《清朝野史大观》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下属知其爱好后,献给他一本宋拓名碑帖。冯原封不动退还。有人劝他:何不启封看看?他说:这种著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不打开看,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好受一点。封其心眼,断其诱惑,任尔物多美,色多艳,钱多迷人,眼不见心不乱,其奈我何?
二曰“惧心”。《韩非子》载:鲁国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国中许多人争先恐后买鱼献给他,他一概不收。其弟感到奇怪:那么喜欢吃鱼,为何不收?公仪休回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收别人的鱼。一旦收下别人的鱼,就得徇情枉法替人家办事,徇情枉法就难免丢了相位。丢了相位,自己想吃鱼也买不起了。这种惧怕心理不失为一种自律法,权衡利弊得失,决不轻举妄动。
三曰“禅心”。《后汉书》载:东汉名儒杨震迁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携带黄金十斤贿赂。杨震坚拒不受。王密以为故作姿态,劝说道:暮夜无人知。杨震反驳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无人知呢?称得上是禅言。以为是神不知鬼不觉,阴差阳错,到头来还是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正所谓“天灭我也!”
四曰“洗心”。唐人笔记小说载:有一个想当清官的县令却长着一颗贪心和一双馋眼,见了钱就眼馋心痒。他很苦恼,找到阎王爷诉苦。阎王爷说,果真要当清官,洗净贪心,换掉馋眼就成。阎王爷命鬼医替他洗心换眼,果真做了清官。这虽然是个神话故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自觉抵制物欲邪念的诱惑,还是能做清白之人的。
五曰“贞心”。《左传》载:宋国京城长官子罕拒绝了一个拍马屁的人献的宝玉,幽默地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宝玉为宝。假如你把宝玉送给我,我俩都丢了宝。倒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宝为妙。以不贪为宝,保持一颗坚贞的心,最是难能可贵。
戒心动,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历来是为人称颂的至高境界。这当然不能只靠关起门来修身养性,而必须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能把全部的兴趣、热情和才华投入伟大的历史变革,为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心动,为宏伟的跨世纪工程的实施和进展而心动,我们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就会更加振奋,我们的事业就会所向无敌!


查看完整版本: [-- 戒“心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