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并非终点——致画家于希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9月 -> 并非终点——致画家于希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朝闻 1997-09-04 00:00

并非终点——致画家于希宁

第11版(美术)
专栏:

  并非终点
——致画家于希宁
王朝闻
读画譬如交友,真所谓朋友满天下,知心能几人?音实难知,知者难得。我在前些日子再度到过海滨,早晚都仔细观赏过海潮的起落。海浪每次冲击礁石的微细变化,使我觉察自己过去对海浪结构还很无知。可见知彼难,知己亦不易。回顾我对你绘画风格的理解,觉得同样尚未深入。好几年前在南京见你所画丝瓜,那带花的嫩瓜在静态中的动态,有如书法用笔那种“无垂不缩”的“屋漏痕”,接近“垂露”而区别于“悬针”。我不敢凭感觉认为,你画中嫩瓜这种静中见动、充满引人入胜即耐看的戏剧性的生动形象,一定是书法的直接影响,但这一绘画形态与书法艺术的内在联系却是客观存在。去年在济南观看你的新作,例如其中那幅只画出嫩牡丹芽的《报晓》,不只具有象征性,还觉得你的取材、构图、用笔与用色,都具有年轻化的新成就。你的画梅,那老干新枝的对立统一虽不是创新之举,但书法用笔在绘画造型中的特点是明显和可取的。
当我反复观赏你寄来的新作照片,觉得牡丹的花苗,都显得有一种好像正在放纵无羁而朝上伸长的特点时,又联想起过去那些画中的嫩丝瓜。我觉得朝上伸长的牡丹芽或梅的新枝,和嫩丝瓜朝下“滴”的动态相似,双方都具有异曲同工的美,都反映了空间形态中所暗示的时间过程。你那意象中的矛盾性特征,形成了画面形态的活泼感和戏剧冲突。而这一切,和你那风格的年轻化相联系。但我觉得,如果只凭这一点肤浅的感受,远远谈不到对你绘画艺术发展状态的理解。正因为这样,我除了建议你写点自觉有趣的创作经验,不认为别人写的应景文章对你是必要的。不切合读者求知的兴趣,夸夸其谈的包装术,对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也像传统画论所强调的由生到熟易,由熟到生难那样,艺术思维年轻化的运动过程真不简单。第二个属于褒义的“生”,比第一个属于贬意的“生”字难得,画风的年轻化也很不容易。我不敢把由生到熟与由熟到生的过程套在你的绘画作风上,我只觉得你那画风的年轻化是令人高兴的。人的物质生命不可能返老还童,但艺术生命可能像凤凰涅槃那样返老还童。
我所指的老年画家在艺术上的年轻化,不是什么赶时髦或鹦鹉学舌式的幼稚化和庸俗化。所谓鹤发童颜的外貌特征虽也有令人羡慕的作用,却代替不了我所向往的老练的艺术风格的年轻化。你没有空喊“革新”,你的新作比旧作显示出新的活力。就取材的特点来说,《报晓》中的牡丹的幼芽,对常见的盛开的大牡丹花的具象就是创新。每个老年艺术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年轻化自身也有不会互相代替的多种形态。化的过程或化到何种程度,都像海浪扑向礁石的动态那样,每一次都有微妙的变化。我要声明:我所向往的老风格的年轻化,与自出洋相的“老来俏”之间,分明具有本质上的差别。有人妄图拔苗助长,强令幼儿的画风一步登天而变成可笑的小大人;有年纪不小者缺乏自信,妄图冒充小孩而模仿他们在墙上涂鸦;正如商业广告硬要与洋货攀亲,不老实的作风都不可取,他们好像是在玩弄令人讨厌的骗术。
二十年代末,我在饭桌上见过一位不甘失去青春的老妇,用黑色的油脂涂在自己的秃顶上。这样的美化方式显得可怜,也像《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那样令人感到厌烦。如今虽有现代化的美容院,也无法掩饰这种生理上的缺憾。为了艺术正确意义的年轻化,恐怕只能在观察人生和艺术思维等方面狠下功夫。如果说齐白石或潘天寿对年轻化都有发言权,他们那别人不能直接看到的辛勤劳动才是成功的根本。
既有的成就虽很值得珍视,却不可把这次展出理解为创作思维的终点。你说是吗?
1997.7.9.
于希宁教授是当代著名花鸟画家,1913年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曾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等先生,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中国画创作。出版大型画集、技法论著、诗词专集等多种。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今年9月18日至24日,于希宁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再次举办。(附图片)
于希宁先生近影
南国紫荆花(中国画)
报晓(中国画)
丝瓜(中国画)


查看完整版本: [-- 并非终点——致画家于希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