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退田还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9月 ->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退田还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江 1998-09-30 00:00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退田还湖

第2版(经济)
专栏: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退田还湖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刘江
  抗洪抢险斗争胜利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已摆在面前。我们要把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治理江河水患、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需要和可能,区别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
  一、在长江、黄河上中游大规模种草种树,退耕还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黄河上中游林草植被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根治水患的战略选择。
  首先,抓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决心停止和禁止大江大河中上游天然林的采伐。
  其次,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通过20到3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力争使长江、黄河上中游的森林覆盖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扩大和恢复草地植被,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争取在10年内使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第四,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加大“坡改梯”力度。从现在起,不能再搞毁林开荒,逐步实施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牧,加快25度以下坡地“坡改梯”。
  二、建设干支流控制工程,根据条件和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湖,扩大中下游行洪能力。
  防治洪水要遵循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方针,继续发挥好大型水利枢纽调蓄洪水的功能,合理规划和建设干支流控制工程。
  禁止新的围湖造田,对过度围垦的田地,要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平垸清障、退田还湖;要做好长江中下游分蓄洪区建设规划,加快分蓄洪区建设。加强分蓄洪区的道路、通信、安全设施建设。
  三、国家支持,多方动员,切实解决灾区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是当前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对水毁民房,不能简单地恢复,要按照提高行洪能力的要求,考虑农村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统筹规划,适当集中,抓紧建设。要把灾后重建、灾民安置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等办法,有计划地建设小城镇。
  四、建设高标准防洪堤,下大力气疏浚河湖。
  建设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一类堤防工程。要按能防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标准加固干堤,对堤顶、堤基、堤脚都要提出规范化要求,其它大江大河也要加强堤防建设。同时,搞好重要支流和湖泊的二类堤防建设。长江、黄河、松花江、嫩江流域二类堤防都要加固,确保工程质量。(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退田还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