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山村二胡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10月 -> 山村二胡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侯龙柱 1998-10-30 00:00

山村二胡声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我的家园征文

  山村二胡声
  侯龙柱
  我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走在通往山村的大道上,我的心一阵阵激动。
  山村越来越近,一阵悦耳的二胡声随风飘来,送入耳中,令我好不欣喜!几声清脆的泛音好似渲染着山乡春早那种鸟语花香的清新意境;接着愉快的柔弦和急速的快弓使我仿佛看到乡亲们迎着朝阳出工,在田里收割稻子那热火朝天的场面。我被这段曲子吸引住,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进山村。越是接近山村,二胡的旋律越显得悦耳,二胡的连续跳弓、拔弦把曲子推向高潮,我想象着这表现的是乡亲们喜送公粮的动人情景。高潮过后,乐曲在平静优美的柔弦声中慢慢结束,表现了夜幕降临,乡亲们经过一天劳动之后,借着月光拉家常,憧憬未来的愉快心情。我边听边猜测着,这大概是阿深在演奏他的新作吧!可又一想,阿深这个多愁善感的人怎能作出这么欢乐的曲子呢?听着曲子,我不禁想起阿深家的往事。
  阿深的父亲是个木匠,阿深自己也有这副手艺,母亲很会精打细算。他排行老大,下有三个弟妹。六口人三个劳力,在乡里的生活水平是不错的。乡里人叫他父亲为“老算盘”,他管教子女很严,如果哪个孩子早晨六点钟还不起床,他就要大声指责:“我家从来没有懒惰的习惯,你要开先例就请到别家去!”哪个孩子要是自留地做得马虎些,他非得叫你重做一遍不可。他另有一个特点就是勤俭,半截土烟也舍不得浪费。总是告诫孩子们:“钱来之不易,要为天地惜物业。”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都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好习惯。
  1976年一场罕见的严霜,把生产队里的地瓜田都冻死了,社员们遇到了空前严重的粮食危机,大多数社员都逃荒去了,阿深有病的双亲由于饥饿,病情复发,在短短的一年里先后去世。在那是非颠倒的日子里,谁都不敢说真话,从此家庭的重担落在阿深身上。
  那时,由于有共同的音乐爱好,我和阿深经常在一起。他很有音乐才华,不但擅长笛子演奏,还能拉一手好二胡。他又爱好诗文,也略通象棋、绘画。而我最佩服的是他的作曲才能。他曾向我透露,希望有机会去考音乐学院,无奈家境不好,不能遂愿,我对他的境遇也深表同情。每当家里揭不开锅时,他总是在家门口拉二胡曲《江河水》,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心情。每当我听他拉这首曲子时,心就被悲苦的旋律揪住,于是飞步到他家里,有时找他下棋,分散他的精神;有时和他闲聊,谈绘画、书法、音乐,真是海阔天空,他的心情也渐渐变得愉快起来。
  不知不觉已走进村里,阿深的家距村口最近,借着月光,我看到阿深原来那堵低矮的小土屋变成一幢宽敞漂亮的新厝。我犹豫着:莫非阿深搬到别处去住,这里让谁家盖了新房?我还是壮着胆子敲了门,出来开门的正是阿深!我真有些喜出望外。寒暄几句之后,我一问,二胡曲果然是他作的。我说,曲子真美。他回答说:“没有生活的基础,难道能凭空捏造吗?”他又拉了几遍,谈了作曲的过程,他说曲名叫《乡音》。他又告诉我,乡亲们的生活都比过去好多了,阿勤还购买了一部小车在外载客……
  天亮了,我和阿深准备到外面去兜风,不知村里哪家人的犬吠声惊动了阿深家的家禽、家畜,接着好像发生连锁反应似的,叫声此起彼伏,像一曲乡村交响乐。此刻,我真正理解了阿深昨晚说的那句话:“没有生活作基础难道能凭空捏造吗?”站在阿深家门口往外望,我发现过去通往村口那条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变得平坦宽阔了。
  我想起那年离开山村前夜作过的一首诗,结尾是:“山村/希望在你的土地上,不要再看到我的影踪”,现在应改为:“山村/你的美丽富饶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查看完整版本: [-- 山村二胡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