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电影票价之争的背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8月 -> 电影票价之争的背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郭丽君 1998-08-31 00:00

电影票价之争的背后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一部《泰坦尼克号》门票高达25—80元,创我国电影史上最高纪录;近日《红色恋人》又以35元的高价风靡京城。对此,有人说太贵,有人说不贵——
  电影票价之争的背后
  郭丽君
  贵与不贵,争论中看出建立灵活票价体系的必要
  8月8日是《红色恋人》在北京紫光影院上映的第三天,这天的票价为30元。据了解,全市的价格都在20—40元。几位市民告诉笔者,他们虽然就住在附近,但已十多年没看电影了。
  他们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过去挣三四十元的时候,看一场电影两毛钱;现在工资涨了不到30倍,电影票却涨了100多倍。一位30多岁的女士带着儿子在位于大栅栏附近的大观楼影院门前徘徊良久,她说:“说好一家三口看场电影,他爸一看25元一张票扭头就走了,我和儿子商议,他一人进,散场我再来接他。”笔者在几家影院门口还看见了三五成群的民工买票进录像厅。他们说,在老家看不着电影,在北京看不起电影。
  然而,一些收入较高的人认为,二三十元实在不贵。一位开车来紫光影院看《红色恋人》的先生说:“30元看大片还行。盗版光盘倒是便宜,但是清晰度与环绕音响跟影院的效果实在有天壤之别。”在北京,月收入在两千元以上的高收入阶层在全市人口中占一定比例,他们看电影去豪华影院图的是享受,追求的是先睹为快。而将看电影作为推进爱情发展的恋人们似乎占了电影主体观众的60%以上。笔者采访了几对年轻男女,他们认为电影票价虽然高点,但是还能接受。
  由此可见,由于市民的收入水平不同,爱好与追求不同,对电影票价高低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需要一个灵活的票价体系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消费需求。
  同时,影院为了改善经营状况,突出自身优势,也需要一个灵活的票价体系。北京市首都影院经理官志斌说:“我们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放映设备和立体声设备,观影环境也是全市一流的。因此,我们定的票价相对高些,保持一个豪华影院的经营理念与特色,面向中等收入以上的观众。”相反,那些位置偏僻,周围市民多为工薪阶层的影院,随着放映时间的滞后则应灵活降价。朝阳区文化馆在暑假期间以12元看四场电影的套票形式(《红色恋人》等大片除外)组织学生看电影,使上座率大大提高。呼家楼影院也将6元团体票送到效益不好的厂矿企业职工手中,克服位于胡同内、交通不便利、空座率高的劣势。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措施并不常见。
  降与不降,无奈中透出竞争不充分的发行体制亟待改革
  影院直接面向观众,应该最贴近市场脉搏,却在票价的制定上没有充分的自主权。
  广州一家影院曾有设立5元优惠价的尝试,结果引起发行商的强烈不满,以不再供片为要挟,迫使该影院恢复原价。
  影院不自主,票价不灵活,这是由现行的发行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我国的发行体制是从前苏联借鉴过来的,由发行公司从电影制片厂统购,然后以租借的形式包销到各家影院,发行公司从影院卖出的每一张电影票所得收入中以一定比例分账。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旧的发行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一、发行部门控制片源,以计划的形式安排各影院的时间与次序,降低了各影院的积极性;二、在每一级发行环节中,一般由一个发行公司独家代理,缺乏竞争;三、从中央到地县,层层设立的电影公司大大增加了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流通成本;四、各级发行机构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画地为牢。
  中国电影业在发行体制上应借鉴国外院线制的成功经验,将发行公司的行政职能转变为商业职能,影院加入院线后可自主选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区域壁垒,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
  (压题照片:朱巍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电影票价之争的背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