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直接运销在汉光——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12月 -> 直接运销在汉光——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珺 1998-12-31 00:00

直接运销在汉光——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直接运销在汉光
  ——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本报记者 夏珺
  台湾的农产品运销,从制度上划分,大致有三种:一是批发市场运销,目前台湾共有果菜、肉类和水产品批发市场158个;二是共同运销,即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将生产的农产品统一运销,这一块占的比重较大,蔬菜达58%,水果50%左右;三是直接运销,就是由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农产品经包装处理后直接供应消费地的超市或消费大户(如机关、学校、军队等)。我们参观的云林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运销的合作社。
  云林县坐落在台中与台南之间,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在以盛产果菜而闻名的西螺镇。这里属氵蜀水溪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蔬菜生产在台湾地区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汉先生介绍说,汉光合作社成立于1989年,现有社员211人,耕地159公顷。该社成立之初运销方式是共同运销,后来发现共同运销销售价格不理想,遂从1990年起探索直接运销。据了解,直接运销方式兴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汉光正是最早“吃螃蟹”者。直接运销由于减少了运销层次、环节,中间费用也就大大减少,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头受益。台湾方面提供的资料表明,蔬菜直接运销农民可得零售价的54.6%,水果则在7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运销和批发市场运销。
  不管以何种方式运销,都需要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联合生产,办法之一就是组织农业产销班。汉光合作社就设有6个产销班,每班15—25人不等,合作社有统一的育苗中心,育好苗分派到各班栽植、管理,肥料也是统一供应的。生产计划由社里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再分派到各个产销班生产,成熟后社里按约定的底价(也就是保护价)收购。
  直接运销直接面对市场风险,因此,资讯的灵通显得格外重要。台湾的资讯比较发达,就农业产销资讯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农情报道,如每月的《农情专讯》,定期发布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存量及市场需求等信息;二是市场行情信息,每天发布一次,一般是在批发市场交易完成后4小时内通过邮电部门电传或在电视网络上发布。汉光合作社每天都要接收批发市场的信息给超市、“量贩店”报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汉光合作社着手开发“有机”蔬菜、水果(即我们所说的“绿色食品”),以增强竞争力。汉光合作社依托台中、台南等农业改良场的科研力量,形成了一套从育苗开始全过程不施化肥、农药的果菜生产技术,并通过广告“推销”他们的“益康”品牌,还不定期地组织消费者来社里参观生产现场,他们称之为“透明化作业”。今年以来,汉光又推出了一项新业务———“宅机配”,即把有机蔬菜送到住宅、单位。据说此项服务颇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订户已超过4000户。
  得天时,有地利,加之苦心经营,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在直接运销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年销售果菜1.8万多吨,销售额4.5亿元新台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张,北至台北地区,南到高雄,覆盖六七个县市。汉光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据介绍,每公顷耕地的净收入至少有10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5万元)。乐观开朗的廖丁汉对记者说:“我每一天都要面对风险,每一天都有机遇和挑战,每一天弦儿都绷得紧紧的。但在这紧张、刺激中,我也体会到了人生的乐趣。”


查看完整版本: [-- 直接运销在汉光——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