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观念变 山海变——从闽东看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5月 -> 观念变 山海变——从闽东看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济国 洪岩 江宝章 1998-05-31 00:00

观念变 山海变——从闽东看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1版(要闻)
专栏:

  观念变 山海变
  ——从闽东看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本报记者 李济国 洪岩 江宝章
  5月5日,福建省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总结表彰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陈明义在会上郑重宣布:到1997年全省已提前3年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任务,提前完成原定3年搬迁10万人的“造福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按计划实现了1995年提出的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综合指标。
  福建消灭绝对贫困,硬仗在闽东。
  闽东,指下辖9县(市)的宁德地区。到1995年,这里有4个国定贫困县,村均财政收入不足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全区绝对贫困人口达25万。
  创小康村,闽东3年的奋斗,波澜壮阔。到1997年底,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02元,村均集体纯收入达6.84万元。闽东人的脸上,开始绽现小康的甜蜜。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结果
  闽东9县(市),县县有山,四县靠海。过去靠山打柴,靠海打鱼,直到90年代,“吃”出来的是“茅草房”和“连家船”。
  让住在茅草房里的搬下山,让住在连家船里的搬上岸,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成了闽东扶贫奔小康活动中“造福工程”的要旨。
  福鼎市旺兴头村村民对“造福工程”感激不尽。旺兴头村只有38户人家,坐落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包上。山道弯弯,村民们只能依靠零散的土地和砍柴为生。1997年底,市里、镇里依靠“造福工程”的资金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搬迁工作,帮助村民重新规划耕地和建房用地。村民们依靠市镇补一点、个人拿一点、亲戚朋友借一点,在新规划的土地上,盖起了宽敞的砖瓦房。24岁的雷成强下山以后,农忙耕种,农闲时帮人打工,每个月可以挣700—800元。遥指着山里的茅草房,他满怀信心地说:“再过两年,把盖房借的钱还掉,以后就可以好好过生活了。”在白琳镇洋心村,96岁的蒋阿磊紧拉着记者的手,颤声说道:“从山上搬下来,我心里好快活啊!”现在他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坐在自己的家门口看过去从没见过的过往汽车。
  宁德市樟湾镇鏊江村的不少渔民则是从“海”里搬上岸的。这个850户的村子有渔船600多艘,其中180多户住在“连家船”上,常年漂泊海上,生活无定。1996年市争创小康队驻村定点,真抓实干,帮助大半“连家船”在岸上盖起了房子,渔民有了真正的“家”。如今的村民们已由单纯的捕捞为主,靠天吃饭打鱼,改为以海水养殖为主,捕捞为辅,大力发展网箱养鱼,每户年均收入可达上万元,1997年村财政收入15万元,同比增长59.5%。
  在争创小康过程中,闽东改变“吃”山、“吃”海的方式,因地制宜,围绕发展茶叶、水果、食用菌、药材、水产养殖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增收活动。寿宁县根据山高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茶叶、花菇,形成“半县花菇半县茶”的格局,仅花菇一项1996年财政增收1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80元。宁德市、霞浦县发挥临海优势,发动群众“耕海牧渔”,大力发展鳗鱼、黄花鱼、海带等海产品生产,1996年分别实现水产品产值3亿元和7亿元。
  干部工作重心转变,思路改变,干部和群众的心劲儿就拧到了一起
  奔小康把干部和群众的心劲儿拧到了一起。
  在福安市潭头镇,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高岩村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为了改变落后面貌,乡里从1989年开始修路,由于种种原因,6年也没完成。该村的支部书记阮仙秦眼看着山外一个个村子富了起来,忧心如焚。1996年市里传达了奔小康的精神,村民们认识到,这路修不好,穷帽子永远摘不掉。阮仙秦在自家的炕头上接连两个晚上召开村委会,下决心要把这条路修好。乡亲们出工出劳,从1996年11月到1997年2月,仅3个月时间,就修起了一条12公里长的村级公路。这3个月,阮仙秦终日泡在施工工地上,自己家里的事都抛在了脑后。到了年终,为了筹资还修路贷款,阮支书又日夜操劳。腊月二十八,阮仙秦去市里为贷款的事奔波交涉,直到除夕下午6点多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冒雪归来。令他吃惊的是,300多村民也一样冒着雪,在离村口3公里的一处茶树旁等着他们的支书,等他一起吃年夜饭。
  近几年,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把闽东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心思都拴到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上。寿宁县大安乡溪乾村1995年前无一分村财,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村委主任、支书都没人愿当,17名党员平均年龄57岁。1995年以来他们发展8名30岁以下青年入党。这些青年党员干劲十足,带领群众种花菇、中药材,修公路,到1997年村财达到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000元。
  福鼎市桐城镇三门村村委主任李愉平,原来做生意每月可以挣两三万元,去年换届竞争当上了村委会主任,生意放下了不少。他自我调侃,“当了半年村主任,生意少赚2万多,”他接着说,“不过这半年,我把村里原来脏臭的厕所改造了,把1米多宽的泥巴路修成了4米宽的水泥路,建成了小水电解决了照明问题,现在我可以拍胸脯说大多数老百姓满意、拥护,就算自己收入再少一些,我当这个干部也值了。”
  思想陈旧比贫困更可怕,观念的转变,可以焕发出改变贫穷的巨大力量
  自然条件的艰苦当然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障碍,但更重要的障碍来自人的旧思想、旧观念。闽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系统工作中,坚持农民群众是主体。他们从认真细致的宣传教育入手,克服农民中存在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把农民潜在的积极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3年来,全区农民群众和乡村集体投入的小康建设和扶贫开发资金就达24亿余元。
  是奔小康的现实,是前后发展的对比,让广大农民群众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新的思想观念又对小康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闽东的同志说,居住观念的转变就不是容易的事。当初动员那些住茅草房和“连家船”的人搬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对科技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深信不疑的过程。栽培经济作物是闽东的传统,茶叶、水果等以前闽东也都栽培,然而由于品种老化等原因,质量与产量都不高,正是依靠科技,才使这些传统产业增产增收。宁德市七都镇六都村种植草莓远近闻名,他们的草莓亩产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两成以上,农民们现在经常说,“不论种什么都要相信科技”。以前村民种养习惯保守,从外地引进新的草莓技术后,他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如今他们也已成了“师傅”,每年都有不少人带着技术到本省和外地传授草莓种植经验。
  闽东农村观念的转变,在奔小康过程中转化成了具体的数字:1997年底全区通公路行政村1960个,占91.2%;通电话行政村1790个,占83%。新完成旧房改造3.3万户;农户厅堂硬化7.6万座;改厕9.1万座,建新厕768座……一个历经贫穷落后的旧农村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刚刚迈进小康门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星罗棋布地展现在八闽大地。


查看完整版本: [-- 观念变 山海变——从闽东看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