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告别巴格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2月 -> 告别巴格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皎明 1998-02-28 00:00

告别巴格达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告别巴格达
  本报特派记者 林皎明
  拉希德饭店前厅不再喧闹。当安南秘书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受到凯旋般欢迎时,美伊危机的中心舞台已经转移。巴格达,这座“围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各国记者开始打点行装,拆卸大型通信设备,租用长途汽车,纷纷按原路返回约旦首都安曼,再从那里各奔东西。中东新闻界的圈子不算小,这次记者在巴格达遇上两位10多年前的老朋友。一位是德国电台记者彼得·杰纳,从开罗赶过来;另一位是日本放送协会记者川口信一郎,从伦敦赶过来。老友相逢,几多感慨。分手时,三人又都有一种感觉,即这场危机犹如一场“戏”。“戏”还没演完,现在只是“幕间休息”。不知何时笔下主题又是“核查”,又是“总统府”,老朋友又要见面。
  这种预测,并不离谱。安南秘书长功不可没,而美国方面的态度却不禁令人担忧。美国在海湾继续保持大军压境的态势,“保证联合国决议的执行”,这本身意味着“军事选择”的危险依然存在,就像炮弹没有拆除引信。其次,对安南与阿齐兹签署的协议文本,美国虽原则上表示接受,却还有尚未出口的下文。安理会何时为此形成决议,才算大功告成。不定因素与未知因素使人们不敢早下结论。
  伊外交部一官员请记者品尝世界著名的“巴格达烤鱼”时,私下也表达了这种担心。在他看来,美国不会这么轻易放手,它还会“制造借口”,继续“整”伊拉克。殊不知白宫已经宣布,在“找到新政策之前”,美国对伊拉克继续推行“遏制”政策,未来的军事打击“不需要事先警告和允许”。英国也要求议会下院通过法案,随时可以对伊拉克动武,只要对方不遵守联合国协议。在伊拉克方面,媒体把签署协议誉为“伟大的胜利”,议会把2月23日定为节日,表现出的欢乐情绪似可理解,但在执行协议时,切不可大意,任何一个敏感细节上的失算,都可能招致重大损失,推延联合国解除制裁的时限。
  太多的分析,太多的估计,还是让现实说话吧。
  记者在返程前,不想丧失瞻仰世界著名两河文明遗址的宝贵机会。在伊拉克各界人士欢庆“伟大胜利”和“辉煌成果”的同时,记者一人静悄悄驱车南下,前往巴比伦古建筑群遗址,后又折返,北上阿拔斯王朝的遗迹撒玛拉。记者从小就知道“空中花园”,而当真的站在巴比伦跟前时,心中的仰慕之情又糅进一丝莫名的悲哀。公元前2000多年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空中花园”只能永远留给后代去遐想。眼前能够看到的,多为在旧址上重建的“复制品”,给人一种假的感觉。史学界对此有非常尖锐的争议,一派要修复,而另一派反对。记者倾向后者。在深圳世界公园巴比伦墙前,记者绝没有崇敬感。这里,毕竟还有一些真实的东西留存下来。在巴比伦城内一段路面上,人们可以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已学会使用沥青。在一段残壁上,一种似龙非龙、似虎非虎的动物雕刻得非常精美。巴比伦留给伊拉克的唯一国宝,是一座黑花岗岩雕塑。那是在扑食人的一头威猛的雄狮。可惜,导游学识有限,说不清楚这座雕像究竟含意何在,记者只得怏怏而返。而站在阿拔斯王朝撒玛拉宣礼塔前,记者的思绪很快便从历史回到现实。巍巍宣礼塔,有6层之高,那是阿拔斯王朝鼎盛时代的标志,距今1200多年。附近,还有一座金顶寺,酷似耶路撒冷金顶寺外观,年代更近,朝觐的教徒众多……
  明晨就要离开巴格达,记者久久不能入睡。巴格达的倩影,巴比伦的残垣断壁,撒玛拉的宣礼塔,重叠在记者的脑海中,一片模糊。记者暗暗祈祝,下次再来巴格达,不用再写战争。(本报巴格达2月25日电)


查看完整版本: [-- 告别巴格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