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创造中腾越——记深圳创维集团的创业之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2月 -> 在创造中腾越——记深圳创维集团的创业之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振武 任建民 1998-02-28 00:00

在创造中腾越——记深圳创维集团的创业之路

第4版(综合)
专栏:

  在创造中腾越
  ——记深圳创维集团的创业之路
  本报记者 杨振武 任建民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彩电市场上,创维电视是近几年杀出的一匹“黑马”。
  1997年,创维电视产量达到113万台,国内销量跃入全国“五强”之列,出口量继续雄踞国内同行业之首,创造了民族彩电工业冲出国门、创立“中国籍”国际名牌的佳绩。
  创维电视何以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一跃而出,后来居上,其成功的奥秘何在?不久前,我们赴深圳创维集团进行了采访。
  意志篇 胜利往往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说起创维电视,不能不谈到深圳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刚过不惑之年的黄宏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眉宇间透着海南人特有的沉稳、干练。
  话题从上山下乡开始。黄宏生认为这是他一生成功的最关键阶段。知青生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人这么大的苦都吃过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海南黎母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地区,在丛林密布的大山中。潮湿阴雨的气候、原始恶劣的环境、日复一日的劳作,整整5年,黄宏生在这里度过艰苦的岁月,也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如今,黄宏生常用他的这一段经历教育身边的人:“不管条件如何,你都要勇敢、无畏地面对生活。”
  “胜利往往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黄宏生很赞赏这句话,他打比方说:“创业的过程就像踢球,前面堵、后面追,往往在快要倒下的时候,你伸出一脚,十有八九就进了。许多人失败了,就是因为熬不到这个时候就打退堂鼓了。”
  黄宏生是恢复高考制度后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读书的。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机会的珍惜,他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汲取着知识营养。“广东省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称号,是对他刻苦学习的肯定;而日后在人生舞台的成就,则是对他大学打下的坚实基础的回报。
  毕业后,黄宏生进入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3年内,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人生和事业都进入了春风得意的阶段,但大学毕业时的理想却使他难以平静。
  黄宏生早就与电视结下不解之缘。他在校学的是电子工程,毕业论文是黑白电视机设计。当时老师问他将来有何打算,他说:“总有一天,我要创建出索尼、松下一样的电子企业。”
  1987年春,在同事惊讶的目光中,黄宏生辞掉令人称羡的职位,只身“下海”,开始追寻他的“索尼梦”。
  人才篇 “宁失百万金,不失一人才”
  创业艰难百战多。迎接黄宏生的首先并不是鲜花和成功,而是一次次的失败。90年代初,香港开始试播丽音电视伴音,黄宏生在东莞组织技术人员研制丽音电视接收机。这次投资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开发队伍本身技术不过硬,开发出的接收机间或有“咯咯”声。300万元的投入为黄宏生买来了一个教训:企业没有人才,不但搞不好事情,反而会加速死亡。
  市场无情、人间冷暖,黄宏生有了切肤之痛般的认识:当务之急,是觅得有丰富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高超电子技术知识的人才。
  机遇之神关照了有志之士。1991年,香港最大的彩电集团之一——讯科集团被香港录像大王瑞菱集团收购。瑞菱集团从英国请来了洋专家管理,讯科原有的人才受到了冷遇。黄宏生抓住这一时机,以技术入股等优厚条件诚邀他们加盟,打出了共同创业、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
  这一批良才为创维集团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开发出电视新品,参加柏林展览的样机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下子接到了2万台订单。初战告捷,使黄宏生深深理解了松下幸之助的那句话:“松下首先是制造人,然后才制造产品。”
  目前,创维集团拥有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黄宏生说:“创维集团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令我们骄傲的不仅是我们有多少亿的资产、产品技术多么先进、市场多么广大,关键是我们有一支受过挫折考验、屡败屡战、自强不息的骨干队伍。有了他们,我们可以从零做起,再创辉煌。”
  如此珍重这一批将才,是因为黄宏生深知求才之不易。他说“人才不像农民工,大门口贴张纸条就来了”。
  为了发展多媒体技术,黄宏生亲自到北京拜访刘小榕,请这位有60多名员工的民营研究所所长出任创维的多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经过前后一年半时间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刘小榕看到了黄宏生的诚心与事业心,也找到了自己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更广阔天地。他毅然转让了研究所,后来为创维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多媒体电视。
  副总经理陆强华原来是上海一家有名的电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黄宏生认定,陆强华身体里“流动的是大上海、大工业的血液”,决定请他负责创维集团的销售。还是以诚相见,做通了陆强华和家人的工作,最终使陆强华离开上海到东莞创业。
  黄宏生1993年与深圳RGB公司合资建立创维——RGB电子公司,开始正式在内地生产彩电。当时有合作意向的伙伴有近10个,有的拥有上千亩的厂房和数百万元的资金。黄宏生偏偏选中了RGB公司,他说,厂房可以再建,资金可以舍弃,但RGB总经理丁凯这样的人才却不可多得。这也正是后来在创维集团内部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宁失百万金,不失一人才。”
  技术篇 创立“中国籍”的国际名牌
  创维集团得以腾飞,科技和人才共同构成了其羽翼渐丰的双翅。
  针对中国彩电走向国际市场的薄弱环节,创维集团从科研入手,及时研制出国际线路彩电,一举成为全国第一出口大户。1996年,创维出口彩电45万台,产品远销俄罗斯、东欧、东南亚、印度等85个国家。
  通过彩电出口,黄宏生深深感到,人们认识一个民族,往往是从认识一个民族的产品开始的,真正的民族工业就是要有一定出口比例的企业。而一个产品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高新技术是不可能的。
  反过来,出口创汇也推动了创维电视质量上的提高。产品出厂时,外国经销商委托其在国内的代表严格检验质量,正是在“联合国军”挑剔的目光注视下,创维的产品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国外大企业生产的电视大都是高技术的视听产品,液晶电视、等离子大屏幕等等层出不穷,国内3000万台模拟电视的生产能力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创维居安思危,集团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到销售额的5%,以确保企业在技术上年年有重大突破——
  1993年率先在国内推出多制式国际线路电视;
  1994年在国内首先推出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彩电,进一步提高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1995年推出“霹雳神”系列超重低音彩电;
  1996年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丽音系列彩电,其中2150N“丽音全球通”,可以在任何国家接收任何制式的伴音广播;
  1997年9月,创维在国内第一家推出多媒体系列彩电,迈出了国内电视电脑一体化尝试的重要一步。
  创维集团拿出15%的资金折合成股份,依据科技人员贡献的大小,动态实行科技人才智力、技术成果入股。此举吸引了欧美、日本、香港的高技术人才,成立了“创维电视研究中心”。创维每年都拿出100万元用于奖励科技人员,用黄宏生的话说,就是“让所有人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
  1997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创维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成立,创维科研攻关方向正由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今年,创维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研制中国的数字化彩电,目标是年底投产。同时投巨资研制100MHz扫描高清晰度彩电、机顶盒等技术,积极迎接21世纪电子技术数字化的到来。
  管理篇 创业不易,维业更难
  在创维集团采访时,时时能感受到一些巨大的反差,给记者心灵带来阵阵撞击。
  ——在艰苦条件下热情工作的员工。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过的都是艰苦的生活。除副总经理以上的职员可以“享”有一间宿舍外,其他员工都是住集体宿舍。在集团企划部工作的沈秀告诉我们,他们一间屋住6个人。苦是苦,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却是蓬勃向上的精神。陆强华说:“要享福不如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但大家从五湖四海聚到这里,就是要干一点事情。”
  ——简易销售总部取得的辉煌业绩。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创维电视城,面积9万平方米,一期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现年产电视机近百万台。3年内将实现年产电视200万台,产值50亿元……而位于东莞的创维销售总部是一座三层的简易楼。就是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创维集团指挥着全国7个片区、60个办事处的1500多个直销网点,实现了销售连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阔老板请客吃排档。作为创维集团的董事长,可以说是腰缠万贯。但去年召集集团全国7个片区老总开会时,黄宏生带着他们吃的是大排档。创维的员工说,平时和董事长一起吃饭,不管是集团出钱,还是哪个员工掏腰包请客,点菜都不能过量。
  创维集团在内地生产电视机后,黄宏生请来的第一个销售负责人是黄学政。黄宏生看中这位做家电生意的老乡,是因为“他自己也是白手起家的,知道每一个铜板都是血汗所得”。
  黄宏生最欣赏苏格拉底的那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我想,痛苦的人,或许才是人的本质”,黄宏生说:“人就应该有思想追求。每天吃喝玩乐,出则携靓女秘书、行则前呼后拥的老板是办不好企业的。”
  “创造至尊,维誉至诚。”黄宏生以此解释创维的含义,同时,他又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创业不易,维业更难。创维集团就是要在创造中不断追求卓越,一步一步,自强不息,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想,这大概就是创维集团的成功之处。
(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创造中腾越——记深圳创维集团的创业之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