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见业勇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见业勇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顺生 1998-03-25 00:00

“见业勇为”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一家之言

  “见业勇为”
  李顺生
  报载,湖北江陵棉纺总厂女工丁达珍,1993年下岗后上街给人擦皮鞋。有人说她丢人现眼,有人对她的选择不理解,有人投去鄙夷的目光。在不少人看来,她的丈夫在区人事局当副局长,给她找个体面一点的工作该不会很难。那时候荆州市江陵区还没一个擦皮鞋摊子,自然她擦皮鞋就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丁达珍毅然走出家门,在大街上摆摊干上了擦鞋的行当,而且一擦就是5年。
  许多人说再就业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就业观念的转变上。不可否认,一种职业定终身的观念,职业高贵与低贱的观念,一国有、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观念,下岗丢人的观念,等等,还顽固地植根于部分人的头脑中。在推进再就业工作中,下岗职工最先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而社会上其他的人们则似乎缺少一点切肤之痛。所以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下岗职工的思想理通了,要走向某一个岗位,家庭、亲友、同事中的一些人,却在那里结成一层层阻碍的围障,“好言好语”者有之,冷言冷语者有之,讥讽挑刺者有之,这时候再就业者就特别需要勇为之气。
  勇为,就是要敢破敢立,抛得开面子,耐得住冷清孤寂,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丁达珍下岗上街擦皮鞋时只是孤军作战,1995年才有两个人出来“助战”,现在已有几十名“擦鞋嫂”联袂而战。丁达珍说得好:我在大街上摆摊给人擦皮鞋,有人认为丢人现眼。现在下岗职工越来越多,政府鼓励自谋职业,我就权当是为政府和国家分点儿忧。其实这是件很光彩的事,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掉价的。
  见业即勇为,是不是有点轻率了?不是的。现在有些企业职工下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尽快走上再就业岗位,利国,利民,利己。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在一个岗位干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可以到另一个岗位去干。先干起来有利于积累力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当然这并不否定在面临众多就业机会的时候,根据各自的特长择善而从之。但目前更为重要的是,与其有岗不上,长时间地徘徊等待,莫如走上一个岗位先干起来。
  见业勇为,愿更多的下岗职工成为再就业的强者。


查看完整版本: [-- “见业勇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