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杜牧焚稿与时人文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杜牧焚稿与时人文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钱念孙 1998-03-27 00:00

杜牧焚稿与时人文集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金台随感征文

  杜牧焚稿与时人文集
  钱念孙
  翻阅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读到杜牧临死前“多焚所为文章”一句,心中一惊。
  杜牧乃晚唐大诗人,所著诗文,当时就被人们讽诵传抄,极负盛名。他的《阿房宫赋》和诗作《山行》、《清明》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在得重病将离开人世时,特地把自己毕生写的一千多篇诗文重新检查一番,凡认为质量不够高的,统统付之一炬,只留下二百多篇传世。幸亏他的外甥裴延翰喜欢其诗文,手里还有二百余篇稿子,才使他的作品保存下来四百五十篇。杜牧焚稿,既让人惋惜,又令人敬佩。以他那样天纵不羁之才,大半作品在炉火中灰飞烟灭,实为千古憾事;而以他那样高才,却能如此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作品,又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由杜牧我想到了俄国十九世纪大作家果戈里。他的长篇小说《死魂灵》第一部于1842年问世后,震动了整个俄国,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他紧接着开始了第二部的写作。从1842年到1852年,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经过几次大的重写和无数次修改,几乎耗尽他心血和生命的《死魂灵》第二部,终于定稿并誊清。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的前夕,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他觉得不能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送去出版,于是在1852年2月11日深夜,将整部书稿投入了燃烧的壁炉。面对一串串火苗,他一面痛苦地抽泣落泪,一面默默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直到一大摞稿纸全部化为灰烬。烧掉手稿十天后,果戈里就死了,他死在经常作祷告的莫斯科教堂门前。有人说,他临终前向上帝祷念的是:请上帝宽恕他,他没有丝毫玷辱“作家”这一神圣的名称。
  这几年,我们的作家出文集之风颇为盛行。老作家出、中年作家出、青年作家出,三卷四卷不在话下,五卷六卷甚至七卷八卷或更多,也大有人在。还有的作家这个出版社出几卷,那个出版社出几卷,书名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作家出文集本是好事,既能集中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又能显示我们文学的繁荣之貌。有的作家文集编选严谨,所收作品篇篇可读,起码在他自己堪称精品的荟萃。可我在读有的作家文集时,常常一些篇什读来津津有味,一些篇什读得大倒胃口。一部本来可以很精彩的文集,硬是让其中夹带的一些差劲的作品败坏了品位;犹如一个美人,脸上和身上弄了左一个右一个肮脏的斑点,实让人为之感到遗憾。
  有鉴于此,我以为作家出文集,最好能有所“割爱”,把那些自己不满意的、质量不佳的作品无情淘汰,而将相对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读者。不幸的是,时下许多作家不是过于敝帚自珍,就是自我感觉太好,只要有出版社愿给他出文集,便不管好菜坏菜,抓到篮里就是菜,什么都往里收。实际上,这对作家自己似乎有失自重和自珍,对出版社、对读者,则耗费了一些不值得耗费的精力和财力。
  我们今天的作家固然不必像杜牧、果戈里那样,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付之一炬,但他们将作家视为圣职的严肃态度和对待作品的负责精神,却无疑值得记取和效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查看完整版本: [-- 杜牧焚稿与时人文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