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要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开拓市场保增长系列述评(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要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开拓市场保增长系列述评(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班明丽 1998-03-30 00:00

要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开拓市场保增长系列述评(一)

第1版(要闻)
专栏:

  要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
  ——开拓市场保增长系列述评(一)
  本报记者 班明丽
  编者按: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之际,朱镕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时,把本届政府要干的几件事情,归纳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其中“一个确保”就是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贬值。这既是199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跨世纪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基础。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我们充满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为什么要确保经济发展速度?怎样实现它?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一组述评,理一理思路。这组述评共5篇,供读者参考。
  春风又绿,万物待发。
  近来,国内外人士非常关注中国的一个话题: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要保持8%的速度,而同时通货膨胀率限制在3%以内。为此,国家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出口。
  这就意味着,将要加强重要建设项目的投资,并且要启动和增加新的消费。为什么要强调实现增长8%的速度?
  其实,8%不是一个过高、过热的数字,与1997年增长8.8%相比,还有所下降。我们所以强调它,不在于8%究竟是高是低,而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实现8%难度增加,必须确保这个增长速度。要心中有数,沉着应对,未雨绸缪,才能化险为夷,使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首先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要迎接经济风险的波及。从现实看,我们还要继续关注已持续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并对其影响必须有化解和防范的对策。多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使我们不仅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而且连续几年经济平稳运行,这是我们得以在亚洲金融风暴面前岿然不动的关键。
  但是,这场危机尚未止息,未来还难完全预料。亚洲金融危机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年我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都面临严峻考验。今年前两个月,虽然由于国家采取许多鼓励措施,出口仍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对亚洲出口增长已明显缓慢。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经济秩序还未稳定下来,他们的货币大幅贬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出来。只有加快发展,积极弥补损失,才能进一步抵抗亚洲危机的滞后作用。
  发展中的矛盾应当在发展中解决。1998年是跨世纪关键的一年,国内的矛盾也需要在发展经济中解决得再快一些、再好一些。缓解矛盾就要扩大内需,确保速度。随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企业“两极分化”明显,一大批实力不足的企业陷入困境,一批好企业也存在开工不足、资源闲置的问题。据统计,全国有半数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仅有60%。现已有近1000万下岗人员待业,今年还将有三四百万人下岗,这是很大的压力。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固然要成为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但扩大投资需求可直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缓解再就业压力。
  有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80万以上的人就业。确保今年完成8%的速度,才有可能加大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力度,才有希望实现朱镕基总理所说的:要使安置下岗人员就业的速度,超过下岗人员增长速度,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住宅积压与不足同时存在,促使我们必须加快住房建设,扩大住房消费,盘活房地产市场。这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最忌头脑发热,盲目刮风。扩大投资,启动消费,显然离不开“有效”二字。不能再重复上马没有市场的项目,继续浪费资源。扩大投资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结构合理、深化改革的原则,把有限资金投向最需要的薄弱环节。加大对农田水利、铁路、公路、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高新技术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启动消费不是不切实际地鼓励追求高消费,是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多方面需要,特别是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中,加快居民住房建设,进一步解决许多人的住房需求。
  确保速度,我们还要努力扩大出口,拓宽吸引外资渠道,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同时要加强外汇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管好财政税收和金融。在有效、坚实、雄厚的基础上强调发展速度,是稳中求进,不至出现人们所担心的经济“过热”和“泡沫”,实现持续“高增长、低通胀”。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两点,一是信心,二是求实精神。做好1998年经济工作,贵在于此。尽管困难很多,但党中央国务院信心坚定,思路清晰,政策得力。这是战胜困难的坚强保证。邓小平同志在谈“发展是硬道理”时讲到,发展就是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认为这不是盲目追求高速度,或不切实际的速度攀比,而是能快则快,能发展就不要阻挡。经济建设能不能上好一个个台阶,关键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发展观。从这一点看,我们现在不仅需要快一些,而且具备了能快一些的条件。连续几年“高增长、低通胀”,使我们积蓄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外汇储备较为充足是人民币不贬值的后盾;一些生产生活资料相对过剩,使经济结构调整有了较为充盈的时间和物质基础;买方市场出现对企业是压力,更是促进企业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的难得机遇。只要扎扎实实地克服困难,不刮风,不做表面文章,我们就一定能够按照中央的部署,较好地实现各项预定目标,赢得一个含金量较高的发展速度。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日本一家公司对350家亚洲企业做了调查,在回答“从扩大出口看,今后3年哪些亚洲市场将不断壮大”时,有21%的企业回答“对日本市场寄予希望”,而36%的企业认为,“最值得期望的是中国”。这与朱镕基总理在两会结束时记者招待会上的回答,不谋而合。中国市场潜力大得很,远没有饱和!我们应当以竞争者姿态积极抢占高地。


查看完整版本: [-- 要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开拓市场保增长系列述评(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