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下岗人员何处去?——纺织业压锭重组纪实(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下岗人员何处去?——纺织业压锭重组纪实(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彭嘉陵 1998-03-31 00:00

下岗人员何处去?——纺织业压锭重组纪实(三)

第2版(经济)
专栏:

  纺织业打好扭亏攻坚战,切入点是压锭,关键是解决人员再就业难题。三年压锭1000万,需分流纺织职工120万人。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认真对待一个重要问题——
  下岗人员何处去?
  ——纺织业压锭重组纪实(三)
  本报记者 彭嘉陵
  前两年,一家棉纺厂的厂长坚决不同意压锭。她说,要为与她一同进厂的姐妹们找到归宿后再谈压锭。她的想法是,再拖几年,这些姐妹就退休了,有退休金作保障,生活就没问题了。她也就心安了。
  青岛国棉九厂厂长一语惊人:不压锭等死,压锭则找死。何出此言?原来国棉九厂是1902年建厂的老企业,有3.84万锭,落后锭子占2.8万锭,负债率高达88%,要在国外早破产了,但九厂不仅得撑下去,而且也不敢轻言压锭,因为6000人(其中4000退休职工)靠这吃饭哪!
  总结前几年压锭没能顺利进行的主要教训,就是压锭后人员的出路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如今压锭,还是不能回避这一问题。
  纺织大船超载严重
  目前国有纺织行业有职工488万人,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行业。正如原纺织总会会长石万鹏所说:纺织这艘大船超载严重。这次纺织压锭调整重组,就是要给这艘大船减轻负担,使其轻装前进。三年压锭1000万,需分流120万人,今年就要分流60万人。
  下岗后人到哪里去?有一些职工经过培训,能够留下来进入新岗位。但是,棉纺业是劳动密集产业,有大批职工下岗待业。怎么安排?青岛今年压锭14.1万,需分流1万人,但重组后只能安排4000人上岗,还有6000人需要社会分流;济南齐鲁化纤集团压锭后有8500人下岗,新上技改项目和兴办三产安置后,仍有4500多人待岗。为这些人重新寻找就业门路,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
  安置与分流同步
  为解决压锭后纺织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各地已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有的已有明显效果。
  济南市近年采取8条路子,分流安置下岗职工2.3万人次,其中去年安置9500人,占失业下岗职工总数的70%。他们利用黄金地段发展三产,建成9个纺织专业商品市场;以安居工程为重点进行房地产开发,分流安置了大量人员。对1998年压锭后将要下岗的9000名职工,拟按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分流措施。除接近退休和进厂不到10年的职工采取提前退休和解除合同,对30—42岁的职工,由行业、集团、企业的再就业中心进行转岗培训,采取三产消化、合资企业使用、新上项目安置、自谋职业、劳务输出等多条路子分流安置4000人。这样,还有1500人难以分流,按每人每月168元基本生活费从市帮困资金中解决,缓交养老保险金。
  同时,济南市政府确定纺织行业为全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试点单位,建立了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4个集团再就业服务分中心和24个企业再就业工作站,形成了三级管理网络。
  到1997年末,天津纺织累计下岗5.58万人,已安置4.6万人。天津动员方方面面拓宽分流安置渠道。如发展主业、兴办三产(如“放心早点”工程)、劳务输出以及自谋职业等,同时牵线搭桥,推荐到商场、宾馆、饭店、医院、三资企业等就业。针织十厂在册104人已全部分流安置。
  政策扶持网开一面
  纺织主要城市都把分流下岗职工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山东、湖北等省政府明确下文,压锭补贴资金首先用于职工的分流安置,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又为下岗职工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山东从解困资金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资金中切块解决一部分。省土地局还正式下文,明确在压锭与资产重组中置换出的土地收入和开发收益,全额留给企业,企业也首先将这笔钱用于职工的安置。
  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说,把纺织作为突破口,我们的工作也要突破常规。为此,原劳动部专门成立由有关司局组成的工作班子,配合纺织压锭重组。还特别对纺织行业作出规定:三年内对有压锭任务的纺纱和织布工种中,工龄满20年以上、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技能单一、再就业确实困难的下岗职工,实行提前退休,所需养老金由社会保险机构承担。这大约能使全国纺织行业6万名职工得到安置,将可大大缓解纺织分流压力。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还有一些下岗职工不能再就业,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出一把力。因此,许多地方提出“企业为主、政府帮助、社会支持”的思路。同时,下岗职工自身也要更新观念,自寻出路。还有许多工作没人干,人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不便之处,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服务性的就业岗位。对一些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更要多想办法解决下岗职工的去向问题。比如,湖北荆州全市仅四五十万人,而纺织职工就有6.6万人,这次需压24.5万锭,要下岗2万人。
  湖北省提出大力发展三产或其它行业,拓展服务性就业岗位,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鼓励自谋职业;河南鼓励下岗职工到集体、民营企业工作,对从事个体经营的职工,在工商、税收、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
  纺织再就业,是一项难度相当大的工程,各地还需在摸索中寻找出路。但难度再大,也要坚定不移。再就业解决得好,突破口一定能够突破。


查看完整版本: [-- 下岗人员何处去?——纺织业压锭重组纪实(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