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集团扶贫的魅力——重庆市实施集团扶贫攻坚纪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集团扶贫的魅力——重庆市实施集团扶贫攻坚纪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济国 颜雨 1998-03-29 00:00

集团扶贫的魅力——重庆市实施集团扶贫攻坚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集团扶贫的魅力
  ——重庆市实施集团扶贫攻坚纪实
  李济国 颜雨
  岁末年初,正当人们品味着过去一年的甘苦,憧憬着未来一年希望之时,一条挂满三峡库区露珠的喜讯传遍全国:新成立才一年的重庆直辖市,实施集团扶贫的战略方针,使110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举脱贫,从而使全市366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1/3。
  重庆成立直辖市后,扶贫攻坚任务非常严峻:一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贫困面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所属的43个县(区、市)中,有21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区、市),几乎占了半数;在244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1/7尚处在贫困线下。二是扶贫与移民交织在一起,18个移民安置县,有14个县属贫困县,既要抓好扶贫攻坚,又要抓好移民安置。三是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极差。重庆市贫困县地处武陵山区、大巴山区和大娄山区,不但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而且素有“川东伏旱中心”之称,十年九旱,一遇大的旱灾,返贫率一般都在30%以上,处于“风调雨顺得温饱,一遇灾害就受穷”的不稳定状况。
  面对如此艰巨的扶贫任务,重庆市大胆探索,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通过组织实施集团式对口扶贫的办法,广泛深入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年春,重庆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张德邻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确定四大班子的21位市级领导分别联系一个贫困县,动员和组织市级党政机关、较发达地区、驻渝部队、人民团体和在渝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工商企业,共250个部门和单位,组合编成21个扶贫集团,实行一帮一对口帮扶21个贫困县。参加扶贫集团的单位既发挥各自在人才、资金、科技、信息、运筹等方面的优势,又形成职能组合、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在贫困地区开展“教技术、办学校、传信息、引项目、筹资金、疏渠道”等多种帮扶活动。同时,还组织一批民营企业老板“进山”,实施多层次、多侧面、多种经济成份的扶贫攻坚。眼下,全市已基本形成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网络状对口扶贫格局。一个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社会帮扶高潮迭起,扶贫攻坚力度大大加强。
  奉节是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个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地,资源丰富,但“山高水短,地大土薄,岩多林少,人畜难活”,全县62个乡镇全是贫困乡镇,其中有20个特困乡镇、163个特困村。我们在与奉节县城仅一江之隔的永乐镇大风村,进屋看了两家农户,墙壁透风,睡的是稻草和破絮,吃的是红苕和土豆。奉节县扶贫办主任刘兴忠说:“离县城更边远的一些村户,穷困至极,看了让人心酸。自从集团来县扶贫后,人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由重庆警备区牵头的23个驻渝部队、8个地方机关单位、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3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扶贫集团,对口帮扶奉节县,一年来落实扶贫项目47个,为贫困户办起了400多个小林场、小牧场、小果园、小加工厂等经济实体,帮助20个特困乡镇建起了34个生猪养殖,脐橙种植,淀粉、魔芋加工等商品生产基地,培训种植、养殖、医疗、通讯、旅游等方面的人才183人,建起了450多个农业科普小组,兴建4所希望小学,帮助2367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扫除青壮年文盲173人,成建制地组织3000名民兵承包公路路段,改善了交通状况,得到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实践表明,集团式对口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集团式扶贫使扶贫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优势配套,与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对接,为寻找开发性扶贫的最佳结合点创造了有利条件。市人大办公厅扶贫集团在忠县调查后,在一个月时间里就具体落实了帮助发展山羊、肉鸭、农产品加工等34个项目。忠县扶贫办主任陈亿万一路上滔滔不绝地对我们说:“过去忠县不种西瓜和葡萄。经过论证,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均适宜西瓜、葡萄生长,市场上又很畅销。1997年全县种西瓜2000公顷,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增收300多万元;种葡萄600多公顷,结束了忠县吃葡萄靠外运的历史,既平抑了物价,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种了250多万株梁平柚,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可增收1亿多元。现已部分投产的还有花椒、板栗、杜仲、枇杷、荔枝、龙眼,共270多万株,5年后产值可达上千万元。”正因为搞了开发性扶贫,如今,忠县的贫困状况有了根本性转变。
  集团式扶贫优势的充分发挥,初步开创了重庆直辖市第一年扶贫攻坚工作新局面。市长蒲海清、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陈光国总结出三点变化:
  ——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997年,全市21个贫困县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20公斤,有5个贫困县(万县龙宝区、南川市、黔江县、忠县和潼南县)成建制越过温饱线。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1997年新建、改造住房1.65万间,1.06万户无房或危房贫困户的居住条件改善;通过新建、改造微型水利,解决了50.8万贫困人口和3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新增基本农田9.5万亩;新增县乡镇公路168公里、乡村道路3000多公里。
  ——文教等社会事业有所发展。1997年主要通过社会扶持捐助,新建希望小学20所,救助失学儿童3700多名,同时贫困地区的文化、广播、卫生等事业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998年是重庆市扶贫攻坚关键一年。虽然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增大;即使已经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户,也有可能返贫,使扶贫攻坚面临的紧迫性、艰巨性和资金紧缺性的矛盾更为突出。然而,重庆3000多万人民有决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努力,充分发挥对口帮扶集团的作用,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国家对扶贫资金给予的更多支持,有全国发达地区的大力帮助,重庆这个大城市一定能够带动所属的大农村一起迅速发展,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这是重庆的一大重任。


查看完整版本: [-- 集团扶贫的魅力——重庆市实施集团扶贫攻坚纪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