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为民 1998-03-30 00:00

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本报记者 马为民
  赴毛里求斯采访前夕,该国驻华大使金亨吉尔先生在北京给了我几个基本概念,其中之一是,毛里求斯是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地域上归非洲,而人们的言谈举止乃至行为哲学更多属亚洲型。
  走马观花的采访,浮光掠影的观察,印证了金亨吉尔先生所言。我国郑阿全大使用4个“S”打头的英文字即“4S”概括毛里求斯,除“阳光”、“海洋”、“沙滩”外,再一个就是“微笑”。的确,毛里求斯人总是善气迎人,笑口常开,微笑中流露着真诚、善良和谦恭。无论男女,大多安稳内向,很少骄纵之态。记者所住饭店的餐厅里,常有不同肤色的人围桌交谈,显得极为融洽。出租车司机阿扎伊说,他的朋友中有印度族,也有欧非混血人和华人,论信仰,既有印度教徒,也有天主教徒和穆斯林,遇有朋友的宗教节日,他常结伴参加。据担任过外长的《快报》社长德莱斯特拉相告,30年来唯一一次种族冲突还是发生在独立前夕的1967—1968年。
  不过,德莱斯特拉认为,这并不是说种族间没有潜在问题。一家周报主编萨莱斯对此看得还满严重,甚至说他们“生活在火山口上”。他举例说,埃及足球队有一次来比赛,这里有的穆斯林举的横幅居然是支持埃及队,这令人震惊。他还说,种族情绪每临选举就会暴露出来,也正是由于它通过定期的选举而一点点释放,所以从未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种族问题不明显;一旦经济状况恶化,失业上升,就会遇到麻烦。所幸的是,毛里求斯独立30年来经济一直是发展的,这大概是各种族得以和谐相处的基础。
  显然,还应当有别的因素。记者为此采访过多位人士,还请教过法国留尼旺大学的人类和社会学教授梁遇常先生。他们都指出,毛里求斯的种族和谐有个先天的有利条件:大家都是外来人,谁都不以主人自居,移居此地的目的也十分明确:谋生。职业上无种族偏见,大家同工同酬。这种情况使得人们容易彼此尊重和宽容。反映到政治层面就是,政党按政见分野,种族属性不显著,党派斗争跟种族矛盾较少直接联系。
  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长曾繁兴先生还从政府政策角度作了分析。他认为,一般来说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宽容,所以首任总理拉姆古兰在国家独立之初即实行了中学免费教育。据统计,今天居民的受教育率达90%。另外,国家无意消灭任何一种文化、语言和信仰,而是一视同仁地予以扶持。毛里求斯是个多语言国家,德莱斯特拉先生是从积极角度看待的。他说,每个居民都能讲国际商用语言英语和国际文化语言法语,这是“国家的财富”。
  在维护多种族共处方面,新闻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报》社长马夏尔说,传媒尽量不去冒犯任何一种文化,遇事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决不火上浇油。这是新闻界普遍的自发行动,倒没有什么“协议”。萨莱斯举例说,约10年前,有人在圣水湖企图行刺当时的总理,各传媒当天就知道了罪犯的姓名,他是个穆斯林,但是没有一家传媒公布,一直等到事态趋于平静之后。因为如果当时公布,肯定引起混乱。毛里求斯新闻同行的社会责任感令人钦佩。
  毛里求斯独立之初,许多人对这个“鸡尾酒”似的多种族、多文化国家能否生存下去深表疑虑。连宪法起草人之一的法沃勒教授也是喜忧参半:“如果毛里求斯能够生存下去的话,它将是印度洋的民主国家。”而今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小国,在社会各方的协同努力下,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还在种族和谐方面取得了成功,成了世人瞩目的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毛里求斯人民以理智造就了多种族共处的现实,这令人欣慰。毛里求斯是个小国,有其特殊性,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它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将日益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意义。
  毛里求斯海滩风光 本报记者马为民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多种族共处的“实验室”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