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足音 与世纪同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足音 与世纪同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陶咏白 1998-03-27 00:00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足音 与世纪同行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笔墨春秋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足音
  与世纪同行
  陶咏白
  在二十世纪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女性从参与社会的变革到女性自身解放,涌现了大批有才华的女艺术家,她们的艺术以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女性特质,在人类文化史上,奏响了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发展的三部乐章,即:“五四”时期,从闺阁投身社会——走向开放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在“男女都一样”的状态中——有一条女性艺术的潜流;新时期,回归女性自身——走向自觉的女性艺术。
  几千年来,在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在“男尊女卑”的价值标准中,女子要独立自主,就是大逆不道,她们被紧锁在“庭院深深”的闺阁中,由此远离了社会。本世纪初,女子受新文化运动精神的感召,走出闺阁投身社会,冲破古老的封建传统,向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堡垒挑战,找回“人”的价值。这对女性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因社会角色的转换,她们的艺术也一改旧时代的阴柔气、闺阁情,赋予了时代的新气息。如作为革命家何香凝的艺术,就一改旧文人画中那种孤、愤、骚的意趣和一般女性的阴柔之气,她常画雄狮、猛虎、苍松、寒梅,以高昂的笔调抒写她的壮士之志。原是富家小姐的夏朋,投身革命,三度被捕,死于狱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她的一批反映劳苦大众生活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一腔粗犷豪迈之气。出现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是一批名门闺秀,不甘在男子中心的权杖下居于从属的地位,由此组织起来,借助集团的力量来争取女性艺术的独立地位。这可作为中国女画家主体意识的整体性觉醒萌动的标志。世纪初,也有一批女画家受“五四”改造旧文化的新思潮影响,纷纷就读于新型的美术学校,更有一些女画家远涉重洋去欧、美、日等,探求中国传统绘画以外的西方艺术,并以自己出色的成绩回报祖国。同时,她们的作品中浸透了女性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种种权利,女艺术家进入了全新的生活领域,艺术已不再主要是个人自娱或自我表现的手段,但由于有一段时期过于强调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艺术普遍地消解个性而趋向“共性”。女艺术家更是在“男女都一样”、“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一定能做到”的思想支配下,在艺术中有意识地消解男女差异,也就自然地一切按男性的艺术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便如此,女艺术家还是在一定的限度中用女性特有的视角,去表现生活,由此也隐隐汇聚成一条女性艺术的潜流。如:冯真的《娃娃戏》、姜燕的《考考妈妈》、赵友萍的《女代表》、王霞的《海岛姑娘》、温葆的《四个姑娘》等一批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
  新时期给女画家以充分的创作自由,她们从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自然地回到女性自然的特点,用女性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女性的心去感应世界,用女性的情感去润化世态炎凉,用女性的方式去表现世界,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补偿和下意识的追求。这种“自我”的寻找,实质上是“寻找女性”的过程。如以周思聪为例,她艺术探寻的轨迹,也正是一条女性走向自觉的路。八十年代初,她的《矿工图》系列,突破流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水墨加素描的表现手法,为当代中国画人物画走向现代开了先河。她此后的《彝女》系列,并非当时流行的风情画模式,而是对女性超负荷生命状态的真实反映,也是自我的写照。九十年代,以一批女大学生1990年举办的“女画家的世界”画展为发端,标志着“新生代”的崛起,也标志着女性艺术走向自觉。自此一茬一茬的年轻女画家在画坛崭露头角,她们以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艺术形成了九十年代画坛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二十世纪是翻天覆地的百年,是中国人民经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站立起来的百年。中国女性艺术与时代的演变发展同步前进。
  (压题照片为1934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合影)
  ▲狮(中国画1914年)何香凝
  ▲我的家庭(油画1932年)潘玉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中国画一九八二年)周思聪
  ?五十至七十年代女画家作品集萃(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足音 与世纪同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