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树个性 创名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树个性 创名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悦浦 1998-03-27 00:00

树个性 创名牌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走笔

  树个性 创名牌
  杨悦浦
  中国艺术博览会经过五年的努力,在艺术市场的新探索中获得了积极的成果。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成功,引发了今年多达八家艺术博览会的纷至沓来。
  据了解,这些艺术博览会大都是以“出售摊位”为主,这势必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因此,各艺术博览会应该迅速确立个性,形成自我优势,进而创立“名牌”。
  这里说的“名牌”,不完全是产品的“品牌”概念,而是一种艺术市场形态完整形象的定向塑造,并在整个市场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以此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现在已有的几个艺术博览会都在为自身的价值进行很有力度的宣传,这就是一种打名牌的做法。看来,同类艺术博览会“行业”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但是这种竞争应当是在形成自我优势中进行。
  在谈到艺术市场的时候,人们总要提及“学术”问题,这之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处理好艺术市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这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思考创作与市场相互依存的深层因素。直到现在,从评论、创作、艺术管理等不同的角度对市场提出的批评依然如故。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
  对此,也许我们应该进一步转换思路,可否大胆地提出“让创作面对市场”,而不仅仅是“让艺术品面对市场”。
  “让创作面对市场”这个提法在当前的条件下听起来也许很不顺耳,但是,如果我们细想想,这同样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市场的波浪已经在搅动着创作,与其被动地让市场影响创作,不如将创作建设成为一只舰船,在市场中乘风破浪。从画家个体方面说,除了画家自身为了达到纯艺术动机的创作之外,可以将自己的其它创作行为纳入市场,变为有价行为;从艺术管理方面说,将组织创作的整体活动纳入市场,使创作从一起动就有价,以此得到所必需的费用。
  这样,至少可以使我们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者,从当前那种没有保证的、无休止的“拉赞助”活动中解放出来,不光是靠作品,同时也依靠创作行为来“养活”画家自己和美术事业。这种现实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已经存在着,只不过还没有形成整体的规模和明确的意识。
  此外,艺术家在认识创作与市场关系的时候,也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素质”,特别要不断地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功能性盲区”这一类问题。
  眼下许许多多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新事物,由于我们缺少了解和研究而形成一个个“盲点”以至“盲区”,有些是知识性盲区,甚至是常识性的盲区。还有相当多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市场这个涉及自己的艺术发展和切身利益的问题缺少研究,特别是在市场功能方面缺少必备的知识,因而面对一个偌大的艺术市场却束手无策。当他们不能进入市场,或是进入市场后没有获得收益时,不知道进入市场就要具备“风险意识”,自然会产生一种焦躁和不平衡的心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消除这一类“盲点”或“盲区”,使自己步入现代社会,跟上它的发展步伐。


查看完整版本: [-- 树个性 创名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