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千古谁会登临意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3月 -> 千古谁会登临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孙湛 1998-03-27 00:00

千古谁会登临意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名作赏析

  千古谁会登临意
  孙湛
  我喜欢宋词,尤其爱读辛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有宋以来中国诗词史上“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和集大成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以称为其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上阕借景抒怀,那种“报国欲死无杀场,空向塞上唱大风”的愤懑难平的心境呼之欲出。特别是“无人会,登临意”,收纵自如,意达全词,诚为点睛之句,读来不觉胸膈一震。难怪后人每道及此,都要发出:“凭轩徒洒英雄泪,千古谁会登临意”的感喟。
  下阕则偏重借古讽今,前后辉映,珠联璧合。
  好用典、史,是辛词的又一艺术特色。《莲子居词话》中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下阕不过五十字,用典涉史竟达三处之多。“休说鲈鱼堪脍”一段典出《晋书·张翰传》,说的是张翰见秋风起,顿思吴中鲈鱼脍,辞官归隐。辛弃疾在这里故意用反问句,以休、未二字说明了自己抗金到底的决心和反对归隐的涵义。“怕应羞见”典出《三国志·陈登传》,借陈登刘备嘲笑许汜辈胸无大志的故事隐喻当时南宋政治上的腐败。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后,大批官僚、地主强占农田,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更使作者气愤的是,像张俊这样号称“中兴四大将”的人物也大置田产岁收租六十四万斛。中兴将帅已然灰颓如斯,更遑论其他了。因此,后面三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桓温的典故感叹光阴易逝、英雄迟暮的无奈。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一隅,桓温又是北伐途经金城时见先前所栽柳增至十围说的这番话,自然使人浮想到南宋统治者无视广大军民的抗金热情和北方领土的沦丧,依旧不思进取,坐失良机。下阕三句三典、三层涵义、三转三折,怕、羞、愁包含无限惋惜、悲愤,底蕴丰厚,回味无穷。
  “一代英豪逸,千秋遗韵长”。从这首词中,我们感觉到的是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他能成为一代词宗,与他有一腔热血关系极大。


查看完整版本: [-- 千古谁会登临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