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农技推广队伍 昔日流失一半 今朝恢复百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4月 -> 农技推广队伍 昔日流失一半 今朝恢复百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珺 1998-04-30 00:00

农技推广队伍 昔日流失一半 今朝恢复百万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技推广队伍
  昔日流失一半
  今朝恢复百万
  新华社记者范平本报记者 夏珺
  前些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机构改革中,由于“撤局并委建公司”的失误,使不少地方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短短几年时间,我国150多万人的农技推广队伍,只剩下一半人,使许多地区出现了农业科技入田进户难。1996年,中央专门发文,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三定”(定性、定编、定员),遏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流失的势头。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目前,这支队伍已恢复发展到100多万人,在科技兴农中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在调查中获得了一组发人深省的数据:1990年至1995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1996年中央发出重组农技推广队伍的文件后,当年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就实现了大跨越,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39%,去年又进一步提高到42%。这一突破性进展与农技推广队伍的壮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部的官员说,农业科技贡献率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许多省区的领导反映,这两年这么大力度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河北省辛集市罗庄乡农技推广站的高级技工袁怀秋说:“前几年,农推人员下了海,棉铃虫就上了岸。”这种说法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须知我国农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高达90%,全国两亿多文盲中有90%在农村。别看户户农家都放着一寸多厚的“明白纸”,你不去上门指导示范,他就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放在一边,“明白纸”成了废纸。这两年,乡乡建立了农技推广站,棉铃虫的危害明显减轻,去年罗庄乡农民人均收入达3000多元。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才知是农技推广站的。”这是人们形容农技推广人员的一句顺口溜。四川省农业厅厅长文正经说,要是没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任劳任怨的奉献,大批的农业科技成果只能躺在档案堆里,四川农业也不会连年丰收。这支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去年四川农口分来了4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让他们在实践中建功立业。去年四川省投资970多万元用于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和开发,许多乡镇用这笔钱为农技推广站和人员配置了必要的设备。记者在双流县看到,农户在田里遇到问题,打个电话给农技推广站,农技推广人员就骑上站里配置的摩托车直奔农田。农民反映说:“农技推广站里只要有人,虫啊、病啊就没啥子怕喽。”
  当年因拿不到工资、报不了医疗费、下乡交通费无着落等原因,大批农技推广人员纷纷跳出“农门”,另谋高就。安徽省嘉山县1994年招考交通警察,全县机关里有37人报名,其中有27人是农技推广人员。去年省里发文,农技推广人员重新享受国家干部待遇。目前全省平均每个乡镇建起了4个农技推广站,所补充的人员大多是大中专毕业生,当年一些“跳槽”的农技推广人员也相继归队。副省长张平说:“有没有农技推广人员指导就是不一样。我在淮北市郊看到,同一块地里的果树,有农技推广人员指导的,果树上就硕果累累。没人指导,树上就没挂几个果子。”这形象地说明,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问题非同小可。
  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安徽、河北、河南等20多个省市区都将长年奔波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列入国家干部编制。为稳定这支队伍,一些省市区还明文规定,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人员的生活待遇不低于当地特级公务员标准,在其岗位上离退休的人员,所享受的浮动岗位津贴作为计发离退休费基数。河南省焦作市的一位农技推广人员对记者说:“我们一方面感到欣慰,一方面感到责任重大。完不成任务,没脸见家乡父老,更没法吃这份‘皇粮’了。”
  百万农技推广大军的重组,是否与当今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呢?回答是否定的。农业部负责此项工作的李昌健介绍说,前两年,我国平均万亩农田所拥有的农技人员仅0.5人,现在虽增至6人,但与一些农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人家万亩农田拥有农技人员30人至40人。应该看到,现在的百万农技推广队伍是带有恢复性的增长,即使不与发达国家相比,跟我们过去的150万大军比起来,仍然减少了1/3!继续加强和壮大农技推广队伍,仍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仍然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


查看完整版本: [-- 农技推广队伍 昔日流失一半 今朝恢复百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