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简评《银行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5月 -> 简评《银行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金言惠 1998-05-30 00:00

简评《银行论》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简评《银行论》
  □金言惠
  曾康霖、谢太峰与王敬合著的《银行论》已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以下特点:
  第一,该书从银行的生成、相关关系的比较、变化发展的动态、传导机制、中国银行业现状与国际惯例等方面的研究,构建起了以银行的生成和运作为研究对象的货币银行学分析框架,克服了国内货币银行学研究中的某些缺陷。
  第二,该书部分地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注重银行生成制度背景的研究,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范式,分析了银行生成的政治、经济、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早期银行业的类型与功能。此外,作者对法国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为什么滞后于英国近100年,以及中国早期的钱庄、票号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回答了一系列学术界研究较少而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问题。
  第三,作者不仅注重各类银行特殊性的研究,而且注重其一般共性的研究,实现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作者从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同类银行不同国家之间、银行内部经营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颇具创新特色的比较研究。从市场主体、投入产出、经营管理、行为目标和社会评价五个方面阐释了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从自由参加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公共积累、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的分配原则阐释了合作银行的合作性;从组织上的政府控制性、资金来源的财政性、资金投放的政策主导性、行为目标的非盈利性、业务经营的非竞争性阐释了政策性银行的机关性等。这些比较研究和阐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各类银行的理解,对中国经济改革中银行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理论参考意义。
  第四,理论研究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对现实的解释力。作者在《银行论》的每一章中,都有专节评说中国在这方面的现状、未来以及与国际惯例的差距,为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查看完整版本: [-- 简评《银行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