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培养学生“三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5月 -> 培养学生“三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学江 1998-05-31 00:00

培养学生“三强”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培养学生“三强”
  李学江
  和来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聊天,话题往往涉及到中外教育的比较。同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最让中国留学生感到自豪的是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但最让他们觉得自愧弗如的是,外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这样的差别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一问题一直引起笔者的兴趣。
  不久前,笔者与一位从国内来堪培拉高中就读的学生华华谈及两种教学体系的区别,她不假思索地说:这里的高中既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也没有必修课,全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打算选学,而大多数课还没有课本,学生学习主要是靠自己,靠图书馆。
  她告诉我,她选学了法律课。上课时,老师只是提纲挈领地对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作了个简要介绍,或印发几页有关材料;然后就是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做,至于答案在哪里,全要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和资料。说着,华华搬出了她借到的几本法律书给我看。我再看老师出的题目,是找出欧美两种陪审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你自己的改进建议。华华告诉我,她的会计课的作业是要求学生采访一个会计,然后就会计工作的性质、目的、所提供服务以及最近的技术进步给会计工作所带来的变化等,写一份1000字的报告。
  报告完成后,学生将在课堂上面对师生,就采访结果作10分钟的讲述。讲述时要求配上有关的图表幻灯片等,俨然是一场专业性的学术报告。而听讲的师生们则人手一个评分表,对讲述者表达的清晰度与条理性、分析的透彻性和逻辑性、说服力,甚至眼神表情、身体语言、自信程度等分别给出分数,并作出评语。在这里,结论正确与否不论,只要求言之成理,越是独树一帜,越有独到见解得分越高;重复书本或他人则会被认为无任何价值,因为要求学生贡献的是他个人的那份创见。由此可知,外国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即席演讲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了。
  眼见为实,为此我实地走访了一所公立学校。这所名为“湖畔高中”的学校有6座教学楼,回环相连,临湖照影。校长约翰·西告诉我,学校共有70多门课可供学生选择。这让笔者吃了一惊。校长接着说:除文理艺术各科外,还有诸如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摄影、广告等)、时装设计、铁工、木工、汽车修理,甚至潜水训练和飞行等课程。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兴趣,在这里没有找不到的课程;只要你想工作,在这里没有学不到的技能。校长告诉笔者,在这里想上大学的一般都能入大学,但远不是人人都想上大学,上大学的仅占30%多,更多的学生想早些工作,有些课程就是为满足就业需要设置的。比如在全校875名学生中,参加工程设计及其他技术课学习的有370名,学习大众传媒的125人,服装设计的50多人。也就是说,学校的路通往社会的四面八方、行行业业,学生们并不挤在上大学这一条独木桥上。
  当校长带笔者走进一个走廊时,突然飘来香味,传来笑语。走进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厨房,数十个电灶,十几个学生正在煎炒烹炸,跟着教师上烹调课。另一个车间里,一个教师和三五个学生正围在一个打开前盖的汽车旁,听发动机故障修理课。最引人注目的是制陶车间,有的学生在伏案作画,有的在捏泥巴,有的在焙烧炉前烧制。课桌上,书架上,到处都是学生们制作的陶器,光怪陆离,色彩纷呈,有的足可以当手工艺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充分。
  参观完学校,我陷入了沉思:中外教学应该说各有所长,国外不太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过于自由,有的学生功底还没扎实,就急于求异创新。而我们则正好相反,过于注重本本和教条,往往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如果两个体系能增加交流,以长补短,是不是可以收到相得益彰之效呢?


查看完整版本: [-- 培养学生“三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