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龙泉水果誉从何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8年06月 -> 龙泉水果誉从何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裕国 1998-06-30 00:00

龙泉水果誉从何来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龙泉水果誉从何来
  本报记者 刘裕国
  6月的成都双流机场,显得格外繁忙,一箱箱来自龙泉驿区硕大鲜艳的水蜜桃,送上飞机,运往香港的水果批发市场。
  龙泉驿的水蜜桃,不仅出口香港及国外,还吸引美、英、法、日等不少国家的水果专家前来取经。这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水蜜桃之乡”誉从何来?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踏上了这片正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土地。
  科技创品牌
  龙泉驿地处成都东郊,山丘起伏,雨量充足,气候宜人。80年代,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栽种果树,但因果系品质差,产量低,摆到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龙泉驿十桃九烂,买不得”,这是当时成都人流行的说法。
  现实的尴尬令龙泉人痛切反思。他们琢磨,工业产品靠品牌闯市场,农产品是否也能有自己的品牌呢?于是,龙泉驿区的决策者们开始了向科技要品牌的新征程。
  他们组织人员南下、北上,行程几千公里,先后到河南、北京、新疆等地引进国内最优质的桃子、枇杷、葡萄品种。区里统一规划兴办了大面积苗区。同时冒着风险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开发,建立了区、乡、村、组四级科技队伍网络。
  技术拔尖、先富起来的果农,自发地成立了水蜜桃、枇杷、梨子、葡萄等各类水果技术协会。他们走村串户,活跃于田间地头,为全区40多万果农传经授艺。
  勤劳加智慧,龙泉人探索出了一系列培育优质水果的新技术。步入桃园,桃树上不见桃果,只见挂得密密麻麻的小纸袋,那是果农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种植新法。用小纸袋把幼桃一个个包起来,虽然十分麻烦,但它有利于桃果积累糖分,长成红白相宜的最佳色泽,同时还能避免除虫施药的污染。为了除掉“桃小食心虫”,他们除了定期施药以外,还观察食心虫的生长规律,从地里、树枝、树叶开始治本,保证不让一只食心虫进入桃体。他们还采用嫁接、繁育等新技术,改良品种,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系列优质水果品种20多个。
  法律保品牌
  当龙泉水果声名鹊起的时候,刮起了一场“黑色风暴”:1995年夏天,在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大批自称“龙泉水果”沿街四处叫卖的水果贩子。消费者买了这些水果,纷纷反映果质低劣,口感很差,惊呼上当。外来的“酸葡萄”、“涩梨子”砸了龙泉水果的牌子,导致龙泉驿上百万公斤葡萄烂在地里,直接经济损失以千万元计。果农们捶胸顿足,无可奈何。
  龙泉驿人再次陷入了深思:如何保护优质农副产品的声誉?如何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龙泉驿区的决策者们决定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水果商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97年5月上报国家工商局,今年初正式注册了“绿佳”等多个品牌,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水果注册了品牌,当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就有了自己的武器。今年4月上旬,有一批省外早市枇杷入川,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把摊位设到了龙泉山下,挂牌冒充当地枇杷高价出售给成都和境外市场。龙泉驿的农民发现后,立即组织打假,不久便使这些商贩在龙泉山区销声匿迹,既维护了龙泉水果的声誉,又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闯品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握紧了法律的利剑后,龙泉人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事业,通过大抓流通来实现水果的最优价格。
  几年来,他们采取区、乡、村三级联手投资的办法进行道路建设,使村村通上水泥路,保证了水果运输畅通。区政府又投资近百万元建立了3个辐射全区、可分别容纳万余人交易的水果市场。当地农民充分利用市场空间,24小时源源不断地把水果送到批发商手中,龙泉区出现了水果市场通宵交易的热闹景象。
  同时,区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水果公司的龙头作用,架起了农户通向省外和国际大市场的桥梁。龙泉驿水果公司分别与西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达成了直运和转运协议,每天有200多吨水果运往10多个省市区和近10个国家。
  销售渠道扩大了、畅通了,龙泉人的经营点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果农们充分利用庭院绿荫和山乡村舍的特点和优势,别开生面地开展“品果会”、“农家乐”等活动,集尝果、观光、娱乐为一体,吸引了不少的城市居民。到了农户家,只须交上10元钱,你就可以到房前屋后的桃树、枇杷树下饱尝鲜果。
  如今,龙泉驿区98%的农户成了水果种植专业户,全区水果年产量达到1.46亿公斤,产值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8%,人均果品年收入达2500元。


查看完整版本: [-- 龙泉水果誉从何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