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追寻第二故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8月 -> 追寻第二故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钱江 1999-08-31 00:00

追寻第二故乡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我们把青春留在大漠,我们收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0年前,5万知青奔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屯垦戍边;而今,他们重返故地,发现当年栽下的小树已连成绿色的城墙,沙漠已退向遥远的深处——
  追寻第二故乡
  本报记者钱江
  进入8月,内蒙古河套平原蜜瓜飘香,2000多名中年人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来到河套的中心城市临河。巴盟各个农场以盛装的学生仪仗队、管乐队,以净水泼地的最高礼节,欢迎来自远方的儿女,欢迎当年的兵团战友。
  1969年,内蒙古建设兵团奉命组建,将3个师5万知青屯垦于河套平原边缘,5万热血知青面对大漠狂沙、荒滩野地,“蓝天作帐地作床,黄沙拌饭可口香”,他们在乌兰布和沙漠营造了数百公里的林带,开垦耕地10万亩,奠定了今日巴盟农垦的基础。他们带来城市文明和理念,架起输变电线路600公里,为当时还落后的农牧区送去了电力……农垦人没有忘记这一切,邀请知青“回家看看”的请柬由此飞向四方。
  列车西行,从乌拉特前旗站到五原、临河、磴口,每一站都有农垦老职工久久的等待和久久的拥抱,拥抱得中年人放不下提满“京酒”的双手,来不及倾吐20年的离别与相思。
  兵团战友怎么会忘记,中国第九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侵的昨天历历在目。今天,他们又一次走进乌兰布和,路边的黄沙不见了,沙漠退向遥远的深处,兵团战友当年栽下的杨树是真正的“扎根派”,它们长高了,连成绿色的城墙,挡住了浩瀚的沙漠。兵团曾在年年亏损的窘境中苦熬,改革开放使农垦人将亏损的帽子扔进了大漠。到1998年,巴盟农管局已实现利润819万元(含上交利润),上交税金1276万元,人均收入2500元。一位32岁的农垦人告诉兵团战友,现在他一个家庭农场种300亩地,过去一个排也管不过来。今天的农垦人,正在向科学要管理、要效益。
  乌兰布和的夜空月与人近,星星满天,兵团战友和农垦人的联欢足足吸引了2000人,老职工说,这是知青归去20年来农场最大的盛会。当年的宣传队员刘燕、张卫平、王海平……又结伴登上舞台,一曲《常回家看看》全场动容。年轻的农垦人以一首自写自谱的《走出后套》来回答老战友的牵挂。深情的歌儿唱不够,乌兰布和将两代农垦人凝聚在一起!
  乌兰布和沙漠里长满芦苇的海子边,一座孑然而立的墓碑向久别的故人招手。蒋薇他们17人结队而来,和老职工一起在碑后培上新土,在碑前洒下醇香的酒。他们的战友梁福海,为救落水的女知青,长眠在这里已经20多年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数十名知青长眠在乌兰布和,将青春化作每年喷香的沙枣花。战友们感到宽慰的是,年年有人来祭奠逝者,人人都感到他们永远年轻。
  为什么兵团战友如此怀念乌兰布和?因为他们怀念青春,他们由此获得的最强烈启迪是懂得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经历了艰苦生活的磨炼,意志坚强起来,人格走向丰富。“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成为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调侃。从深层的意义上,他们必然有对那段生活的否定:是荒诞的“文革”切断了他们本该接受教育的年轮,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因此,回到第二故乡的兵团战友纷纷向农场学校掏出自己的捐赠。回到巴彦套海(原二团)的知青达数百人,是这次“省亲”中最大的群体,他们向农场学校捐赠了完整的电化教学设备。巴盟农管局18个农场学校接受捐赠最多,这是兵团战友对青春岁月最深情的回报。
  新安农场的“省亲”知青在大会上倡议:战友们,让已经进入中年的我们再为农场做些什么:植树、赠书,引进项目与资金,因为这里是我们可爱的第二故乡!
  长大的孩子终究会离开父母,数千知青又依依不舍地与第二故乡告别了。但他们的心没有走,而是和父老乡亲一起满怀信心地迎接着新世纪的曙光。


查看完整版本: [-- 追寻第二故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