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9月 -> 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卢新宁 1999-09-30 00:00

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第3版(要闻)
专栏:辉煌的五十年 文化篇

  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1949年,整个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只有55所,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去图书馆看书是一种奢侈的梦想。而今,全国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已有2731所;仅1998年就有1.71亿人次的读者走进“知识的厅堂”。这只是50年来中国文化进步的一个缩影。半个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新中国文化事业,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新中国建立伊始,便将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列入建国纲领,从此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少数人占有文化资源的局面。50年来,新中国以此为宗旨的划时代的文化变革,使得广大民众真正享有了文化权利,构筑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框架,完成了文化资源的重新配置。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为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群众获得文化生活的权利,党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伴随经济建设的浪潮兴起的文化普及活动;从开始于90年代的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万村书库工程、文化先进县评选;到投入大量资金,为中西部17个省区国家级贫困县建设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整个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国80%以上的县(区)建立了图书馆,近13万个由集体举办和个人承办的村级文化俱乐部,形成了以文化设施为载体的多层次的文化网络,5万多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活跃在山区边寨,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文化一穷二白的格局。
  半个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我国人民大众参与文化生活的途径得以不断拓展。1998年,各种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已达45834个。为保证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新中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和文物保护实行“四优先”政策。特别是90年代起投资64亿元的全国“万里边疆文化走廊建设”,在文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填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空白。
  50年来,为最大程度保障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国各种文化设施从解放初的限于几个中心城市,扩展到整个神州大地。全国文化部门基本建设的每年投资由1977年的750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20亿元。雄居亚洲第一的国家图书馆等代表国家文化水平的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竞相崛起,中小型文化设施也如繁星漫天。


查看完整版本: [-- 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