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与思想路线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9月 -> 社会主义与思想路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春贵 1999-09-30 00:00

社会主义与思想路线

第10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与思想路线
  杨春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巩固和发展民主革命成果、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建设社会主义的五十年。回顾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为自己的伟大创举和辉煌成就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又深深地感到,五十年丰富的历史经验更值得我们百倍地珍惜。这些经验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胜利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条件。在这些经验中,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邓小平所指出的:“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决定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思想路线问题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正确的战略与策略、正确的方针与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从而引导革命和建设走上胜利的道路。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路线的错误。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因此,毛泽东一贯重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在同党内形形色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了一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路线和政策,从而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进入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任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特殊而又困难的历史课题。为了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党和毛泽东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新的艰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党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独创性的理论和政策,如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等等;另一方面,也犯了许多错误,如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0年代初期一系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政治运动等等,特别是犯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国范围的长期的“左”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深刻的思想根源,是思想路线出了偏差,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等主观主义严重滋长以致泛滥成灾,使我们的理论和政策脱离了中国国情的实际。例如在总的指导思想上,不顾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的历史条件,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发展生产力上,不顾我国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国情,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在调整生产关系上,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等等。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实事求是这条科学的思想路线,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它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恶果,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拨乱反正,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但是,遇到了阻力。这阻力,就是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人提出并坚持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它的实质,就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按照“两个凡是”去做,中国就将继续陷入混乱和动乱,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这样,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就历史地被提到了首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是坚持“两个凡是”?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的选择,将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以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革命胆略,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批判了“两个凡是”,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支持和推动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特别是1978年12月,他发表了实际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并以这条思想路线为指导,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推进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全面深入贯彻
  对“两个凡是”的批判,主要解决的是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深入思考,我们党逐步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全面深入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例如,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既要反对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错误,又要反对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能在实践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等。这样,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然而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并不平坦。常常遇到的一个思想障碍,就是离开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去抽象地谈论姓“社”、姓“资”。有些本来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囿于传统观念,硬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加以排斥;有些本来是束缚生产力的东西,囿于传统观念,硬说是社会主义而加以固守。这种情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得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手脚的许多重大问题,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使我们又一次获得思想的大解放;坚持这一标准,我们就可以大胆地采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为社会主义所用。
  贯彻十五大精神,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1997年,我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邓小平逝世后,世纪之交的中国怎样把他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十五大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历史性决策,对邓小平理论作了新的阐述,其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要求全党“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要“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要求全党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十五大还重申并进一步发展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并告诫全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近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并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必须坚定不移。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党的十五大的精髓。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十五大精神,要紧紧抓住这个精髓,这是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蓬勃发展生机和活力的法宝,是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思想保证。


查看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与思想路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