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愿终生为荷中友谊搭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9月 -> 愿终生为荷中友谊搭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德华 1999-09-29 00:00

愿终生为荷中友谊搭桥

第7版(国际)
专栏:新中国五十年 情系华夏

  愿终生为荷中友谊搭桥
  林德华(荷兰籍华人)
  我的父亲林寿杲是20年代的旅荷华侨,母亲伊丽莎白是荷兰人。这一独特身世决定了我既爱中国,也爱荷兰,并且终生愿为荷中友谊牵线搭桥。
  1940年4月30日,我出生于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7岁那年,父母亲遵照祖父的要求,把我送回老家温州学习中华文化与礼节。1949年冬,温州和平解放,从此,这个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得到了新生。在共产党的号召下,人们破除迷信,抛弃陋习,热火朝天地从事生产建设,社会上还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风尚。这一切,给我的青少年时代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影响了我的一生。11年的中华文化教育,也使我此后无论足迹天涯海角,荣富挫折,中国总在心中。
  17岁那年,我重返故乡荷兰学习荷文。那时出国谈何容易。在有关人士帮助下,周恩来总理知道了我的情况,并且表示,他的母亲是外国人,应当让他出去。终于,在廖承志等中央侨委负责人的过问安排下,我由北京飞往阿姆斯特丹,成为来自新中国的荷兰籍华人。
  到荷兰后,老华侨相继来访,询问了我许多问题,我一一据实作了介绍,消除了他们不少误解。在我的影响下,人们很快对新中国有了新的概念。
  5年后,我怀着要把拥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传播到欧洲的志向,再度回到中国,先后在北京饭店、上海华侨饭店和广州大同饭店拜师学艺。1963年的整个春天,我是在北京度过的,中央侨委有关同志陪我游览,和我谈话,使我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困难有了具体认识。我关心中国的前途,祝愿她在风雨中巍然屹立,快速成长。当年夏天,我依依不舍地离别晨霞中的古都,想不到这一别竟是15年,“文化大革命”夺去了我再回北京的机会。通过研读中国历史,我坚信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永存的,中华大地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总有一天会重返世界舞台,发挥其重要作用。
  1978年,当我应有关部门的邀请再次踏上中国大地、听到改革开放的召唤时,我许下心愿:尽我的能力帮助中国。
  自1979年以来,我先后组织了30多个团组到中国观光游览,洽谈合资、投资生意,建议并协助十几个荷兰的省、城市与中国的省、城市结为友好省市,如北巴拉朋省和江苏省,艾恩德霍芬市和南京市,天尔堡和扬州等。80年代初,当飞利浦公司总裁告诉我想在中国发展后,我就建议他首选南京为合作伙伴。
  1984年,我从报纸上了解到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就写信给荷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主席、女王的父亲贝尔纳德亲王,动员他对这种世界稀有动物给予关怀。3天后老亲王便回信说,同意出面组织挽救大熊猫的活动。1985年间,73岁高龄的老亲王不辞劳苦亲赴四川考察、指导和资助。
  在荷兰我所经营的酒店,迄今已招待了上百位中国高级官员,我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盼望他们在中欧政治、经济、贸易交流中,获得收益和实效。
  1995年前,我曾任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第一届主席、荷兰各种社团主席或会长,为促进中欧人民的友谊和提高华人在欧洲的地位,为海外华人更好地配合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勉力去做。
  光阴荏苒,新中国诞生已50周年了,尤其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半个世纪里,我与中国共荣辱,为中国的强大而高兴,为她的困难和欠缺而忧伤。我虽年近六旬,身体欠佳,但仍愿与海内外华夏子孙同心协力,为开创统一强大的中华盛世竭尽我的绵薄之力。


查看完整版本: [-- 愿终生为荷中友谊搭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