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珞巴山村的变迁——藏东南纪行(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11月 -> 珞巴山村的变迁——藏东南纪行(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建新 1999-11-30 00:00

珞巴山村的变迁——藏东南纪行(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远行记

  珞巴山村的变迁
  ——藏东南纪行(三)
  本报记者 王建新
  山上高高矮矮的树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蓝色的河水从山脚下潺潺流过,乳白色的雾气在山腰缓缓浮动。一幢幢结实的水泥墙木顶结构的房屋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房顶上的电视天线在阳光下闪着光,屋子里飘出强劲的流行歌曲,院子中停放着东风大卡车与手扶拖拉机……
  来到珞巴族聚居的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眼前的景象,很难让我们相信是置身在一个珞巴族小山村。
  聚居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到3000,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珞巴民族尚居住在藏东南的深山老林中,世代以狩猎游耕为主,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他们砍倒一片树林,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用一些原始的木制工具点种。两三年后,再换一个地方砍树、焚烧、种植、收获,如此周而复始地烧了一山又一山。为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住处也随着四处迁移。
  陪同我们采访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达崩身着西装,头戴礼帽,这位精明干练的珞巴族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后,珞巴人民逐渐从深山老林中搬到地势平坦的河谷定居,国家为他们修公路,建电站,开荒地,并修建了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的新居,使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跟随着达崩书记,我们信步走进村民达久的家中,只见家里藏式床、柜等家具收拾得干净整洁,电视机、洗衣机、录像机等现代电器也一应俱全,柜上摆放的杜鹃花显然是刚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只有墙上斜挂的强弓和箭镞,依然十分醒目,让人仿佛看到了珞巴族一个业已结束了的时代的痕迹。今年38岁的达久告诉记者,琼林村24户127人,大家忙时种粮放牧,闲时编竹器,采虫草,跑运输,人均纯收入去年已达到1400多元,他家的生活在村子中顶多属中游水平。
  从琼林村出来后,我们循着朗朗读书声,来到位于南伊村的乡完全小学。在高原明媚的阳光下,一群孩子正在吆喝着玩篮球,奔跑着踢足球。刚刚二十出头的珞巴族老师亚铁领着我们参观学校配套齐全的教室、图书室、办公室与学生食堂等设施。亚铁去年从拉萨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达崩告诉记者,解放前,珞巴族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现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已建起一所完全小学和一所希望小学,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与巩固率均达97%以上。(附图片)
  题图:水泥墙木顶结构的现代珞巴族民居。
  王建新摄


查看完整版本: [-- 珞巴山村的变迁——藏东南纪行(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