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11月 ->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永昌 1999-11-30 00:00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王永昌
  江干区地处杭州东部,常住人口24万,暂住人口11万,是一个既依托城市生产要素集聚优势,又兼有农村腹地广阔发展空间的地区。到“八五”末,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但是,1996年经济增长显得乏力,速度开始大幅回落,延续到1997年上半年,全区产值、收入、利润三项指标出现了少有的负增长现象。
  面对这一现象,区委全面分析经济形势,南下广东、温州,北上苏南、河北等地考察,经反复比较分析,看清了江干经济发展正经历的特殊阶段,从而确立了自身的发展定位。无论从宏观形势的变化看,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看,江干的改革和发展事业客观上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由前一轮发展向新一轮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
  区委适时提出,江干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再现辉煌,必须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二次创业”。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立足于打基础,从1998年起用两年时间,为江干跨世纪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坚实基础,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富裕阶段。第二步,立足于建设综合实力强区,用三年左右时间,把江干建设成为与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适应的、具有鲜明城郊型发展特色的综合实力强区。第三步,立足于把江干建设成为杭州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区域行政中心,用八年左右时间,力争使全区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经济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找准区域比较优势。江干既有城区,又有农村,近1/3的村地处近郊,这种地理位置既有接受信息快,引进科技、资金、人才较为便利的优势,又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势;既有城市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优势,又有适应城市性质,选择发展产业余地大的优势,因而是最有发展活力的地区。二是定准发展经济的措施。江干今后若干年的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城郊“三大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即:发挥直接服务城市的农业比较优势,发展都市特色农业;发挥城郊既有接受大城市在信息、科技、交通等方面的辐射,又有农村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的比较优势,发展城郊特色工业;发挥城市东移和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比较优势,发展“沿路、沿城、沿江”特色第三产业。并相应采取了远近结合、多管齐下的工作措施。远期,主要解决企业机制转换、发展环境改善、配套政策完善、投资空间扩大以及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对中远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从发展思路的确定至今已近两年,“打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1997年,我们遏制了连续8个月的经济下滑态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93%;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外贸出口增长15%。1998年后,保持了增长势头。今年1—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销售产值增长9.55%;出口供货值增长12.19%;财政总收入增长32%。两年内全区经济步入了稳定增长的轨道。
  (作者系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


查看完整版本: [--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