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2月 ->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斌 1999-02-27 0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第8版(视点·统一战线)
专栏:视点(二十)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本报记者胡斌
编者按:本期“视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透视,材料翔实,脉络清晰,论点也较新颖。大学生择业这个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没有理由轻视这个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一定会通过更加有效机制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学生就业的新变化
“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这几乎成了大学生、高校以及毕业生家长共同的感受。仅以北京市为例,1997年到毕业时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有6000多人,而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8000多人。
是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显然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我国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只有3%,北京地区所占的比例最高,也只有13%,这与发达国家30%到50%的比例还相去甚远,就是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8%的比例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从总体上讲,中国并不应当存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多得分不出去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呢?
首先,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大大增长。据统计,20年来我国共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1800多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89.16万提高到1997年的590万,大学生的入学率由1.4%提高到9.7%。随着大学毕业生存量资源的增长,其稀缺程度也在下降。而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90万人,而1998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6.7万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存量资源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每年的增量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这种优质稀缺的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其次,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传统的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1998年中央政府人员分流了50%,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即将实施,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毕业生。在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找到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的问题。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冗员过多,包袱过重,也面临着减员增效的选择。
第三,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但具体到毕业生的所学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
近年来,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国际贸易热、国际金融热、保险热、会计热,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如1997年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全国高校在校生共有590万,1032所普通高校中有488所设置有会计专业,读此专业的在校生达58万之多,这就是说,每10名在校生中就有1名是学会计的。在1998年春季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原本乐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教育部的有关人员透露,一些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汤变了其实药没变,毕业生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在北京高校,流行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说法,以医科院校毕业生为例,1998年北京城区所需补充医科毕业生为1465人,而供给却高达2393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郊区的医院需要高级卫生人才却得不到满足。一些地方急需人才出现了“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局面,而另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人才高消费——让博士去干中专生就能干的活。
●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可宝贵的优质部分,理应得到合理的配置。那么政府、企业、学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可以有哪些作为呢?
政府: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1998年,我国实行“并轨”招生后的第一届毕业生面临分配,毕业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主择业像一把双刃剑,在把选择的自由给了毕业生的同时,也给予了用人单位。
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这是大学生就业制度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毕业生资源不再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而是主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
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它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发布、供需信息的收集交流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信息交流会、双向选择会每次都有数百家用人单位和一两万以上的大学生参加,但签约率很低,不足1%。
新的形式也在探索之中。1999年1月15日,教育部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通,在网上,用人单位可以了解生源信息,毕业生也可以了解需求信息、就业政策,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发布自荐信息。大型人才交流会不再被看好,而小型交流会却越来越走俏,单个企业或几个企业联合在校内举办小型招聘会的形式渐渐被各方认可,大市场变成了小市场,用人单位能够与学生当面细谈,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去冬今春,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已举办了上百场小型人才招聘会。
企业: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的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是,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七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二十八位。劳动力素质低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2∶6,演化为90年代的2∶6∶2。对我国企业来说,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已成为当务之急。
事实上,我国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这样做了,并开始尝到了甜头。近年来北京兆维集团、青岛海信集团平均每年都要引进一二百名大学毕业生,优化人才结构,带动人才升级。而深圳的华为集团每年引进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多达数百名甚至上千名。正是靠着大规模吸纳优秀年轻人才,使得华为集团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在我国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苏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70年代办厂靠回乡工人,80年代办厂靠星期天工程师,90年代办厂靠大学毕业生。”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镇企业增长方式上的一种转变。
根据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经济建设将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就连北京市所属的乡镇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0.3%,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人事部一位官员认为,当前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同时置换素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
自主择业对毕业生来说意味着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择业的自由,那么对学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马俊杰认为:自主择业对学校来说不是对毕业生撒手不管了,而是责任更大了,事情更多了,任务更重了。如果说过去学校只管好“产品”的生产就行了,那么现在还要搞好“产品”的“营销”工作。
1997年1月,上海财经大学在报纸上打出了“来上海财大选才,到五湖四海开拓”的广告,首开我国高校用广告推销毕业生的先河,此后各地高校用广告推销毕业生的势头有增无减,河北大学、暨南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还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任何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毕业生的信息,而毕业生也可以在网上直接查询就业所需的信息。
人民大学近两年来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整体质量没有下滑,这与其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注意做好“产品营销”工作是分不开的。每年9月1日,当新的学年一开始,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就开始全面启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指导报》等内部报刊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讲解择业技巧;在校内开辟就业信息专栏,通过橱窗直接向毕业生公布就业信息;对毕业生的择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到毕业生愿意去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推介宣传,同时请用人单位到校内举办招聘会、信息发布会、洽谈会等,扩大了需求信息量。由于学校的主动“营销”意识增强,使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大大提高。
事实证明,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质量”,也要抓好大学生的“促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牌子。
●转变观念天地宽
大学生就业难,但转变了观念就不难。尽管不利因素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传统就业的主渠道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
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拓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地、主动地在社会大天地里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过去,大学毕业生过于看重就业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认为只有到了国有单位工作才算真正找到了工作。如今,这种“全民保险,集体危险,个体冒险”的传统就业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据最近在北京进行的一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显示,愿意到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已分别占到29.4%、17.21%和10.18%。
教育部一位领导同志日前在谈到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时提出,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前不久,辽宁省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创办经济实体。而在北京名校云集的海淀区,由大学毕业生创办的民营经济实体有些已经很成气候了。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有位博士毕业生,在清华园中度过了9年,大学毕业前夕,他毅然放弃了多家大公司的高薪聘任,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北京五棵松的一间写字楼里,他正与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联系融资的问题。谈起自己的选择,他认为,中国需要一批年轻人出来,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去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树立一种创业英雄的形象,这其中的社会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就在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记者获悉,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正酝酿1999年在全国100所大学中组织开展“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校园里就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与此同时,一本名为《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的畅销书也在校园里引起波澜,书中介绍了十几位成功走上自我创业的毕业生的典型事例;如今,他们在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已开始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国家增加着社会财富。
从就业到创业,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也许将为我们在下个世纪造就出一批民族的实业界巨子。他们中没准谁就会成为我们中国的“比尔·盖茨”。创业的征途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但作为一种方向,它无疑是充满魅力的。还是那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查看完整版本: [--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