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有情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2月 -> 有情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戴小华 1999-02-28 00:00

有情水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有情水
戴小华
没想到在游马六甲宝山亭时,居然看到了一株奇特的百年老树。它的树心空了,却不放弃,仍倔强地寻求存活的机会。它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挺进,历经多少风霜,抗衡多少险情,终于创造了肉身虽残、生命不死的奇迹,茂盛的绿叶开满整个枝头。
它那生的征程是一种撼动人心的生命进行曲,就像500多年前的华人。他们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在本来无法存活的土地上,用刻苦拼搏存活下来了。这棵树为当地华人强韧的生命力做了很好的见证。
这棵不死之树也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真正伟大的生命,绝不会死的。
宝山亭是马六甲人为纪念郑和访马六甲而建。亭后面的三保山是华裔先民最先落脚处。三保太监郑和1409年下西洋,首次造访马六甲时曾在这座山上扎营。公元1460年明成祖将汉丽宝公主嫁给马六甲王朝的苏丹满素沙,苏丹在此山上为公主及她的500名侍女和随从建造王宫。故此山又称中国山。
沿着亭旁的一条石阶往山上走去,眼前所见全是一座座灰蒙蒙的墓碑。我弯下腰,抚着一个个沾有尘土的墓碑,听到自己的心在怦怦地跳动。那都是上百年的名字啊!他们离乡别井,漂洋过海,原想着要落叶归根的,结果全都落地生了根。
三保山在荷兰统治时期,被当地华人领袖李为经买下赠给青云亭作为华人公墓。因它坐落在市中心,英殖民政府及马国政府曾几次想要征用发展,如果不是许多马来西亚的华裔一次次用热血和生命去捍卫它,维护它,这座华族坟山可能早已从地面上消失。
三保山几乎是生动的一首史诗,史诗上记载着早期先民的血和汗水,近期华裔的泪与愤慨。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三保山保留下来了,也保留下了华裔先民开荒建设马六甲的记录。
站在山上远眺,成千上万的墓碑随着连绵起伏的山坡迤逦而去。暮色中,山下灯火阑珊。大地是这样宁静,然我隐隐感到山中有一股血正从大地的深处缘碑而上,希望在不断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三保山会是永远的。
到过三保山,才认识了马来西亚华裔与它紧依无缝的情感。所以,当再望着三保山时,就不仅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情感,不是感伤,而是感动。
下山后,黄昏仅剩下海边一抹苍茫的夕阳。觉得有些渴,进了宝山亭。
三保太监郑和原在这一带开凿了七口井,现只剩下二口。一口在宝山亭旁,人称王井或汉丽宝井。据说是西元1459年,苏丹为汉丽宝公主开凿的。这口井的井口已用铁网封住,成为许愿井。
亭后还有一口井,供访客免费饮用。井里的水因矿物质高,张力大,水满杯也不会溢出来;所以,导游经常会为游客表演,游客看了也都啧啧称奇。这水当地人称有情水,传说喝了有情水的人必定会再回到马六甲。
当庙祝递给我一杯有情水时,说了句至今让我回味的话:“岁月无情水有情。”


查看完整版本: [-- 有情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