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5年01月 ->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良 1955-01-31 00:00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第2版()
专栏: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本报记者 袁良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份,石油管理总局钻探局酒泉钻探处的三二零六钻井队,又创造了石油钻井月进一千零六十五点五公尺的新纪录。这一成绩是在摄氏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严寒中取得的。
在这个月份里,我曾经几次到三二零六队的井场去。在那里我看到了:那四十多公尺高的井架下部,围上了一层厚厚的帆布。沿着柴油机上那些最要紧的油管、水管旁边,都安上了暖汽管子,有的地方还用羊毛把它们包扎起来。比一般火车站上的储水库还大的泥浆罐和水罐里,都垂挂着吐着热气的橡皮管子。可是在那露天地里(机器房当时才在筹建)的机器底座上、包扎管线的羊毛上、甚至系在暖汽管接口处的绳头上,到处仍可看到寒光闪闪的小凌柱。在井台上“转盘”周围,工人同志们的脚下,是冻结得像卵石似的泥浆疙瘩。严寒笼罩了一切。但是钻井队副队长曹麒却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十二月初,他们安装钻机那几天,正赶上刮大风,那风吹在脸上,就像针刺刀割一般。要是不留神,湿手碰着铁器,肉皮就会被黏下一块来。可是他们的工作,却多半又是和钢铁打交道。赵麟那一班人,一连九个夜晚是零时至八时的夜班。——这是最冷的时刻。
最后两三个晚上,主要的活儿是紧螺丝。有的螺丝钉很小,要把它安好,可有着特殊的困难:戴上手套吧?不好拿螺丝;不戴手套吧?螺丝冰冷得直扎手。可是安装工作一会也不能停,他们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快安好、快开钻!
用什么办法紧螺丝呢?他们都是先脱掉一只手套,从铁筒里捏出一个螺丝钉来,马上就把它塞到螺丝眼里去,接着再戴上手套把它拧紧。这样才把机器安装起来。
钻机快安装好的时候,柴油机又被冻成哑吧了。这可急坏了检修工们。
当时,井场里没有暖汽,只得生点火去烘烤。谁知道这根受了冻的低压油管子,一见火就咯崩一声炸裂了。
“怎么办?赶快换上一根!”检修工优兴明当机立断地拿了工具和管子,爬到机器下面去。在机器下面连翻一下身子的“自由”都没有。他只能仰卧在那冰冻的地上进行工作。柴油机上的油、水,滴滴答答地淋到他的脸上和身上,他都好像没有发觉。到了五点钟的时候,新的管子换好了,他才从机器底下爬出来。
棉衣的两个对襟,冻得硬梆梆的像盔甲一样,帽檐上、帽扇上、袄领上,还有眉毛上,都长上了毛茸茸的霜花,他连拍打一下都没有,便靠在活动房子里的暖炉旁边的凳子上,矇矇眬眬入睡了。
七点钟第一响的起床钟声,又唤醒了他。他忽地一下直起腰来,揉了揉眼睛,立刻到伙房里去,取了两个馒头,边吃边向井场走去。他又“黏”到了井场上,直到第二天早晨八点钟机器发动的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能够开钻了。”
这个队在一九五四年八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国家计划。到十二月中已给国家增产节约五十来亿元的财富。十二月份,已经是很冷的天气了,国家给予他们的进尺任务是八百公尺,这比其他季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冬天的困难更多,比方当时最大的一个困难是没有水,因为戈壁滩上的水源冻结了。这几乎使他们停钻。后来运输大队的司机同志日日夜夜地运水支援他们,才使他们的水罐没有干涸,锅炉没有停烧。使他们有条件组织快速钻井,在严寒中创造了光荣的新纪录。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