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欧佩克减产保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3月 -> 欧佩克减产保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苏利平 1999-03-25 00:00

欧佩克减产保价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欧佩克减产保价
  苏利平
  3月23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石油部长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国达成了减产协议。在此之前,即3月20日,海湾国家石油部长已宣布,海湾阿拉伯国家打算每日削减石油产量92.9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每日削减石油产量58.5万桶。
  欧佩克成员国协调一致的减产决定,无疑给长期低迷的石油市场带来了一线希望。
  人们考虑到欧佩克石油部长会议的召开,以及将要采取限产保价行动,因而国际石油市场近期已出现了油价上扬的良好表现。3月17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油价报收于每桶13.27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涨59美分,这是近期5个月以来这项油价首次突破13美元;同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也上升了59美分,收于每桶15.05美元。23日维也纳会议召开的当天,作为国际市场基准价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售价每桶达到13.8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43美分。据报道,自3月12日以来,每桶原油价格已累计上涨了3美元。油价的大幅度攀升已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广泛关注。
  1998年由于欧佩克成员超产,11个成员国石油产量达到19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加上其它产油国增产,造成石油供应大量增加;此外,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国家石油需求大量下降。据估计,亚洲地区1998年石油日需求量约减少50万—70万桶;西方能源多样化战略的进展也使其对石油的需求量相对减少。供求的严重失衡使石油价格大幅下跌,12月份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跌至每桶9.62美元,下滑至1976年以来的最低点,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油价已低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水平。
  油价长期低迷减少了产油国的收益,而油价屡创新低对产油国经济更是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打击。1998年,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石油收入总额比1997年减少30%,海湾产油国减少收入约450亿美元,从而造成财政状况紧张,经济陷入萧条。油价大跌使他们认识到,为追求近期利益而增产是不明智的。诸多因素促使产油国决心再次携手合作,限产保价,在去年两次协议削减产量的基础上,再压缩200万桶的日产量,以推动油价回升。
  石油分析家认为,此次油价上扬除了由于欧佩克协议减产的因素外,也与石油消费国的原油库存减少,以及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渐恢复等因素不无关系。
  当然,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无所不在的金融投机,当前石油价格除上述正常因素以外不能排除人为炒作的成分。各种基金的广泛而大幅度的运作不仅有可能影响期货交易市场,还有可能影响到现货交易,其基本表现就是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领涨领跌,从而给油价的涨跌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石油价格回升的最终动力仍应取决于世界经济形势,以及石油供求关系。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总的来看未有大的改观;亚洲国家经济虽分别逐渐走出谷底,但恢复适度增长尚需时日;同时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产油国出于各国的实际利益能否真正履行限产协议还存在不确定因素。由此看来,世界石油价格短期内能否继续上涨还未成定局。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要想维持合理的石油价格水平,需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长期的良好合作与共同努力。


查看完整版本: [-- 欧佩克减产保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