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三讲”教育系列谈之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3月 -> 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三讲”教育系列谈之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邵景均 1999-03-25 00:00

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三讲”教育系列谈之四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
  ——“三讲”教育系列谈之四
  邵景均
  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以整风精神开展负责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这就要求讲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文过饰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做工作、干事业,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乃至错误。问题在于,怎样对待已经发生的失误乃至错误。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问题是什么就承认什么,有多大就说多大,决不故意掩饰和歪曲;另一种态度是,报喜不报忧,用虚伪的言辞掩饰自己的失误和错误,即文过饰非。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坚持前一种态度,反对后一种态度。否则,就意味着思想的庸俗、作风的堕落。这样下去,不但毁了领导者自己,而且也毁了事业。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南朝陈后主“性愚佷,恶闻过失”。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文过饰非之徒。其中他最宠信的都官尚书孔范,虽然形容举止文雅,善写五言诗,但实为曲意承欢的狎客。后主“每有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就是这样一群文过饰非的君臣,导致了陈朝的灭亡,统统成了隋文帝的俘虏。陈后主及孔范之流的下场告诉后人,文过饰非不可有,实事求是不可无。
  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我们党之所以对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不仅因为它特别重要,而且因为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很难。尤其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需要自我批评的时候,就往往显得更难。其难点一般有三:一是怕丢面子;二是怕损害自己的威信;三是怕丢官或“升不上去”。
  实事求是地承认错误,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真的会损害威信、丢了面子吗?我们党的实践一再证明,不会。邓小平曾经说过:领导者的威信,是“建立在思想、工作、言论的正确上,建立在民主作风上,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有错误,自己讲,而且讲够,又能倾听别人批评的意见,这就有了主动,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畅。这样做绝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只会提高自己的威信。”“讲真理,不要讲面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至于保官、升官的顾虑,更是要不得的,因为它违背了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观、价值观和根本宗旨。在我们的社会,当领导干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谋取私利。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即使因为坦诚检讨错误而“丢了官”又有何妨?况且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是“全面地看”、“历史地看”、“发展地看”,没有什么可怕的。当然,如果真的有人为了谋私而不择手段地“保官”、“升官”,故意文过饰非,那么性质就变化了,完全丧失了当共产党干部的起码资格。对这样的人,应该毫不留情地从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清除出去。
  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列宁指出:“政治上采取诚实态度,是有力量的表现;政治上采取欺骗态度,是软弱的表现。”什么叫做人光明磊落、做事无愧于心?什么叫党性强、作风正?这首先要求面对自己的过失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敢于向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讲真话。世界是真实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讲真话,就是尊重党和人民,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只有坚持讲真话,才能心地坦然,自信从容,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在工作中形成铜墙铁壁般的坚强力量。同时,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才能辨识假话,有力量与文过饰非现象作斗争。总之,只要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领导干部抱着认真的态度搞好“三讲”,那么,党的肌体就能更加健康,党的各级组织就能更有力量。


查看完整版本: [-- 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三讲”教育系列谈之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