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平正之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9年03月 -> 平正之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叶国祥 1999-03-26 00:00

平正之难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走笔

  平正之难
  叶国祥
  平正印风渐呈式微,颇令人担忧。
  一些好篆刻者,越来越想得到他人的承认,由此导致急躁风气蔓延,一些人为求展览效应,夺评委的眼光,在“大”字上做文章:印面大、反差大、胆子大。在这种情况下,工整、均衡的细朱文者便是不起眼的,展厅效果也是不突出的。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在有限时间里,评委不可能耐下心来体味一下平中之不平,平中之闲雅。由是,古人以平常心为斯道,取其闲雅,得其淡适之意趣便荡然无几了。
  平正的篆刻有丰富的内涵,有不同的层次。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段话也适用于篆刻之道。前者的平正与后者的平正是不同层次的平正,前者是蹒跚学步阶段的平正,后者是返朴归真后的平正,这中间,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篆刻之妙犹如书法之妙,能得险绝后的平正,乃是大智大勇者、大彻大悟者。初涉斯道,求其四平八稳的平正,以夯实基础。险绝后的归朴,是出人意料的平正。“平正”之论,提倡“十年寒窗”,注重自身素养的积累和基础的扎实。这样行道,可能入展几率不高,但也不会出现某些人除入展之作外,拿不出其他像样作品的窘境。
  平正的篆刻风貌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息息相关。东方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式的自谦,这种人文传统也自然地反映到篆刻领域中来。一生万物到九九归一,是中国文化道之所在。这种中国文化精神迹化到篆刻艺术中,便是求得整体的平正、感觉的雅适,在淡淡的氛围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艺道漫漫,平正印风发展之路亦漫漫,目前的式微并不是它的终结,有待于好之者的不息耕耘。


查看完整版本: [-- 平正之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