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 |
1999-07-30 00:00 |
“庄”里春秋
第11版(作家文苑) 专栏:
“庄”里春秋 刘章 有人说,中国最大的“村”是山东周村,中国最大的“庄”是我们石家庄。我家从燕山深处的一个名叫上庄的小庄迁入石家庄,有感于这个庄之大,变化之迅速,曾经写过一首歌词《歌唱天下第一庄》,先在市报上发表,后来有人谱曲在《新地》月刊刊出。1987年,在迎接它解放四十周年的日子,我又写了题名《天下第一庄》的散文,在省报发表,在省台播出。 说来也不怪,在中国,至今还有人不知石家庄是已经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河北省省会,听说中央电视台播报石家庄天气预报时,有人说:“怎么连有些市都不报,偏报个庄呢?”的确,石家庄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它还很年轻。一百多年前,它还是个小庄,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二百户人家,六百多口人。光绪年间,京汉、正太铁路通车,建成小站,到1928年,将它与一个叫休门的村合并,建立石门市,面积不过十五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十万,1947年解放才更名石家庄市。 我第一次踏上石家庄是1973年到省出版局改稿和帮忙,那时它已经是拥有七八十万人口的省城了,是中国的纺织城之一,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当时它还未摆脱土气,我常在北马路的林荫下散步,见街上跑着大轿车、小轿车、马车、人力车,还有骆驼队。进城的农民车上拉着棉秸,在马路边树林里支锅做饭…… 石家庄的迅速变化是1979年以后。原来石家庄没有高层建筑,第一个高层建筑是八十年代初建的燕春饭店,只有七层,便很显眼,人们很新鲜,很兴奋,家喻户晓。以后,十几层、二十几层的建筑不知不觉多起来,真有点雨后春笋的势头,大伙儿也不觉得新鲜了。老屋不断被拆掉,新楼不断耸立,马路不断被拓宽,只有人们走到老地方感到陌生时,才惊叹它的变化。 有一天几个老哥们闲谈,有人说:“石家庄的地图又该印新的了,有的新街道、新的建筑在地图上面没有。”我随声附和:“是该出新版了。”一次,我去省文联开会,骑车横过和平西路,因路面加宽,一时竟找不到去路,我停车寻找旧物,见对面省文化厅大牌子还在,只是临街小花园不见了,便感到面目皆非了。像这样因改建扩建拆迁,竟多次在熟悉的街道迷路!于是我想,印新版地图总有个操作过程,不能天天印,而城市的建设却天天在进行,即使天天赶印新地图,又怎能追上生活的脚步呢?整个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我问了许多人,石家庄有多少立交桥?有多少百米高楼?都摇头,经多方打听,立交桥已有三十多座,最高的建筑一百二十米,近年又建了飞机场。如今天下第一庄,虽没有“三秋桂子”,却有几处“十里荷花”,若说它:“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是不算为过的。 祖国在何处?祖国在我们心中,我们在祖国怀里,我们时时能感到她心的搏动,看得见她前进的脚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