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想去中国”——记“中华文化美国行”在华盛顿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8月 -> “我想去中国”——记“中华文化美国行”在华盛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施晓慧 任毓骏 2000-08-31 00:00

“我想去中国”——记“中华文化美国行”在华盛顿

第6版(国际)
专栏:中华文化美国行

“我想去中国”
  ——记“中华文化美国行”在华盛顿
本报记者 施晓慧 任毓骏
每天有2000多人出入的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近日格外热闹,在那些喜爱艺术的人流中,多了一些专门为中国艺术而来的观众。8月26日、27日,著名的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这里的两场精彩演出,让不少美国人第一次领略中国民乐的魅力。而8月26日开始的《中国摄影艺术展》,使不少美国人发现,中国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国家。
  中国民族音乐会在华盛顿的头一场演出,能容纳1000多人的艾森豪威尔剧院座无虚席。据我驻美使馆文化处的同志说,要票的人特别多,演出票开演前几天即告罄。
  两首开场曲之后,青年演奏家吴玉霞的琵琶协奏曲《春江花月夜》如飘飘仙乐,令观众动容。接着李光才的一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那独特的高亢长音,使观众紧张得伸长了脖子,突然一个转折进入欢快的节奏,只见记者身边的那位美国观众,长出一口气,如醉如痴摇头晃脑地和着节奏用手在腿上打起拍子。京胡协奏曲《夜深沉》、高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笛子独奏《牧民新歌》等用中国独特乐器演奏的中国民乐,那高亢、婉转、浓郁多变的曲调,回肠荡气、扣人心弦,让第一次领略中国民乐独特韵味的华盛顿观众激动得难以自持。每一首曲目演奏完毕都博得一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久经沙场”的指挥陈燮阳显然受到观众激情的感染,在加演三首曲目《花好月圆》、《卡门序曲》、《拉格茨基进行曲》时更是“魅力四射”,索性掉转头来指挥现场观众击掌合奏,令演出高潮迭起,观众多次起立鼓掌。台上台下激情相撞,真是“曲终人不散”。一位剧场老领位员抓住记者说,“太好了!太妙了!我明天一定要带丈夫来听音乐会!”剧场外休息大厅里许多白发听众兴奋地围在一起畅叙心中的激情,令人不忍前去打搅,只听到一迭声的“美妙绝伦!”回荡在林肯艺术中心的大厅里。
  “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第一天亮相华盛顿,便是满堂喝彩,一片惊喜。27日的演出是开放式的,免票入场,又是出人意料地爆满。许多听到消息赶来的观众,由于座满被拦在大厅里,只好遗憾地看场外的电视实况转播。
  如果说音乐会给人的是情感的冲击,那么,同期开幕的《中国摄影艺术展》,则给人以净化灵魂般的视觉美感。整个展览,融自然、历史、民俗风情于一体,而近百幅作品中的每一幅又在取材、视角、用光艺术等方面富有个性,美不胜收,留人驻足。
  一位资深记者携夫人站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照片前,指点着那些拔地而起的新建筑,感叹那里发展的速度。电梯里两位刚刚走出展厅的女青年十分激动,金头发的女孩叫“咪咪”,今晚特意穿了一件中式旗袍,见到记者就大声说:“太奇妙了!简直太奇妙了!”她的同伴帕米拉更是激动难耐,她说,“我一定要去一次中国!我简直等不及了!”
  29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展览大厅时,遇到了两位美国妇女。其中年长的一位约70岁,正在向人讲述照片的内容。她告诉记者,她一个月前刚随旅游团去过中国的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地。说起在中国的经历,她连称景色秀丽,人民热情。在中国的日子没有一天不愉快!一位穿制服的黑人工作人员,也忍不住抽空流连于美丽的照片前。他显然对中国知之甚少。他问记者:“这是中国吗?”“是,是中国的西部。”他睁大了眼睛,“太漂亮了!”他说他还没有去过中国,但他很想去!
  (本报华盛顿8月29日电)


查看完整版本: [-- “我想去中国”——记“中华文化美国行”在华盛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