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小兴安岭上的新型竖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5年03月 -> 小兴安岭上的新型竖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桂林 1955-03-27 00:00

小兴安岭上的新型竖井

第2版()
专栏:

小兴安岭上的新型竖井
袁桂林

在祖国东北小兴安岭深处的鹤岗,是一座风景幽美的煤矿城市。周围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上丛生着茂密的林木,清澈的鹤立河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以鱼产驰名东北的梧桐河,静静地从它身旁流过。在这座美丽城市西南十二公里的地方,一座现代化的“地下煤城”——兴安台竖井正在加紧建设。
一九五二年春天,从莫斯科送来了这座“地下煤城”的设计蓝图。竖井的规模很大:只井下巷道、洞室开凿的石方工程,就有十八万立方公尺,巷道洞室钢筋混凝土的发碹工程就有一万八千多立方公尺。
一九五二年八月一日,建设竖井的人们在这里挖开了有历史意义的第一锹土,从此全体职工在苏联专家亲切指导和热情帮助下,夜以继日地建设着这项伟大的社会主义工程。经过三十个月的辛勤劳动,现在大小巷道已像城市里的街道一样四通八达了。井下的防火列车库、煤仓以及水仓……等洞室也已先后完工。井上工业广场的建筑工程、五千多平方公尺的行政联合福利大楼、巨大的绞车房、雄伟的机械修理厂以及油脂仓库等十几个重要的厂房、仓库,也已基本建成。结构复杂的铁路煤仓和铁路矸石仓正在继续进行冬季施工,到第二季就可以建成。在绞车房里将安装一千多马力的大绞车,机械修理厂里也要安装各式各样的苏联的新式机器。
竖井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工人下井生产像坐电梯一样坐上安全的罐笼,到达一百八十八公尺深的井底后,再坐上井下电机车,直接到达自己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工人们的工具再不是铁锹和洋镐,而是世界上最好的采煤机械——来自苏联的联合采煤机。竖井的安全福利设备也十分完善,井下除有各种防爆设备和通风装置以外,还有井下防火列车库、防火门、防水门以及可以容纳数千吨水的大水仓。为了不使煤尘飞扬,在各个采煤工作面还有喷水装置。此外井下还设有保健食堂和医疗所。工人们在工作时间发生疾病和事故,可以马上得到医疗。工人们上井以后可以先到联合福利大楼的浴池去洗澡,然后到更衣室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太阳灯室去照太阳灯,最后到保健室去领取富有营养的保健品。在文化娱乐方面的设备也很好。

但是这未来的幸福是全体建设竖井的职工用无比的勇敢、辛勤的劳动创造的。兴安台竖井是处在含水量很大的地层里。在开凿井筒时,从井壁流下来的水像大暴雨似的,每小时涌水量一百多立方公尺,工人们穿着雨衣,带着雨帽,像潜水员一样工作着。工人们一抬头、一举手,冰冷的水,就从脸上、脖子上流到身上,流到袖子里。在进行井筒砌壁工作的时候,标线被水击打得不停地跳动着,大水冲洗着每个砌壁工人的全身。他们的手被水泡得发白了,麻木了,但是还特别注意质量,按着标线把十几斤重的水泥砖,一块挨一块地准确地往上砌。开始时,他们没有经验,从井上运来的、拌好的、发碹用的混凝土,因为水太大,灰浆被水冲跑了,因而失去了混凝土应有的强度,同时运送装卸也很不方便,到井下得一锹锹的从罐筒里往下掇。后来在苏联专家鲍格莫洛夫同志的帮助下,他们研究出一种用帆布做的混凝土浆运送袋,不仅使混凝土不再跑浆了,而且装运也方便了。数百多公尺深的井筒就是在跟洪水作斗争建设起来的。
去年九月,石门大巷工程突然发生出水事故,水像山洪暴发一样,从一人来高的大黑洞里喷射出来,不一会全巷道变成了河。苏联专家鲍格莫洛夫听到出水事故的消息,马上赶到现场,检查了出水情况,帮助工程师设计防水墙,指导工人突击安装水泵。工人们不顾水多深、多凉,从各方赶来抢险。有的安装水泵,有的打防水墙。水势越来越凶,当快安装完第三台水泵的时候,第二道临时防水墙被冲溃了,变电所眼看就要被淹,工人们又赶快前去堵缺口。他们虽然已经很累,但还扛着黄土袋子、抬着大木头,朝着缺口跑。有的人上井以后全身都麻木了,休息过来以后,下一班还照常下井和洪水斗争。在三天四夜里,安装了八台水泵,筑了六道防水墙,才战胜了洪水,保证了矿井的安全。

鹤岗的冬天特别冷,真是滴水成冰,西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建设竖井的人们进行冬季施工。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劳动,机修厂、煤样室、油脂仓库以及五千多平方公尺的行政联合福利大楼等十几件工程都已基本完工。
在冬季施工,连一块石头、一桶水、一担沙子、一袋水泥,都要经过加热和保温。仅仅是浇灌混凝土就比夏天施工多了好几道工序。虽然困难很多,但人们一时一刻也没忘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句话。建筑机械修理厂的砌砖小组长、共产党员王梦飞,常常对全组工人说:“夏天发现砌过去的砖歪了,还可以修正,冬天放上一块是一块,咱们可得特别注意质量。”他不仅自己把砖砌的整整齐齐,而且还照顾全组的砌砖质量,每砌完一层他就亲自检查一遍。他们又实行了“双面层层挂线法”,里、外墙都挂线,并在砌砖之前把每块砖上的泥土和霜雪都打扫干净。遇到不好砌的地方,就把手套摘下来,光着手操作。
在冬季施工中,苏联专家鲍格莫洛夫同志不管刮风,下雪,总是经常来到现场检查和指导。在浇灌铁路矸石仓混凝土基础和打第一节平台时,他亲自检查每一根钢筋、每一块模板的摆放,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就马上教给工人改正过来。有一次,他看见工人捣固的不得法,就亲自教给工人怎样捣。由于有专家的指导,虽然没有冬季施工的经验,也能基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一九五二年开工不久,井筒才开凿十几公尺就遇到了“流沙层”,若是在解放前,就会放弃这个竖井的建设的,因为“流沙层”是建设竖井的致命困难。但是,由于运用了苏联先进的“大井套小井”的方法,安全地克服了“流沙层”的困难,并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全年的井筒建设任务,节约了相当于三千吨粮食的财富。去年九月石门大巷发生出水事故,由于事先执行了专家提的“先掘水仓”的建议,所以国家财富、工人生命都没受到损失。只去年第二季,苏联专家共提出了十三项有关安全方面的建议。执行后收到很大效果,如把主井入风、副井排风改为副井入风、主井排风,不仅使井下风量够用了,而且又解决了放炮后炮烟不能排出的困难。
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常常用这样的话来表达他们对专家的感激和信赖:“有了苏联专家的帮助,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查看完整版本: [-- 小兴安岭上的新型竖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