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的“苏哈尔”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9月 -> 永远的“苏哈尔”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培昭 2000-09-29 00:00

永远的“苏哈尔”号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永远的“苏哈尔”号
黄培昭
  在阿曼,说到中国和这个海湾国家源远流长的交往和友谊,人们必然会提起“苏哈尔”号航船。这是一艘普普通通的仿古木船,完全靠风力驱动前进。公元8世纪中叶,阿曼著名的航海家欧贝德就是驾着这样的木船,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航行近万公里,一路劈波斩浪,辗转颠簸,最后驶抵中国广州的。欧贝德此举,开辟了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大唐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已作为彪炳千古的壮举载入中阿友谊史册。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描写海上冒险家辛巴达的故事,就是取材于这段经历的。
  其实,中国与阿曼交往的历史在此之前就开始了。汉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了最初的联系,随着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条枝(即阿拉伯),中国对包括阿曼在内的一些阿拉伯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船只每每满载货物,穿梭于本土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公元10世纪,阿拉伯大历史学家麦斯欧迪在他的名著《黄金草原》中记载:“中国船只多直航阿曼。”唐朝以后,中阿来往愈益频繁。宋时曾有阿曼富贾在中国官府当差,官至广州“蕃坊蕃长”。赵汝适的《诸蕃志》中有关于阿曼的记载,说它“土产千年枣甚多,沿海出真珠。以畜牧马”。阿曼居民“食烧面饼,羊肉,并乳,鱼,菜”。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三下西洋,船队曾到达阿曼南部省份佐法尔沿海一带,与当地进行易货贸易。值得一提的是,随郑和出访阿拉伯诸国的费信、马欢、巩珍等文人,将他们沿途的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分别撰写了《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和《西洋蕃国志》,均有不少关于阿曼的描述。譬如“国滨海依山,东南皆海,西北重山。”“垒石为城,砌股石为屋。有高三四层,若塔之状。”“男女卷发,穿长衫。女子出则以布兜头面,不令人见。”“如遇礼拜日,上半日市绝交易,男子长幼皆沐浴,以蔷薇露或沉香擦体面,始着新洁衣服。”“土产乳香,其香乃树脂也。”这些弥足珍贵的史料,即使今天看来,仍准确而客观。
  阿曼对中阿历史上的往来十分重视,对其前辈用那样简陋的交通工具远航中国颇引以为豪。1980年底,为缅怀先辈们的辉煌事迹,踏寻前人的旅程,阿曼政府决定建造“苏哈尔”号再赴中国。苏哈尔是阿曼北部的沿海城市,历史上是中阿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素有“通向中国的门户”之称。阿曼政府将船命名为“苏哈尔”号,可谓寓意深刻。这艘完全仿照欧贝德远航中国时用的双桅三帆木船,经过7个半月的海上奋斗,于翌年7月抵达我国广州。中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广州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以示庆祝。
  逝者如斯。如今,中阿关系早已揭开了新的篇章,两国的交往和友谊在质和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苏哈尔”号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一直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你若访问阿曼,下榻在马斯喀特通常用来接待国宾的布斯坦宫饭店,当会在距离饭店不远的公路转盘中央,看到这艘曾经航行到中国的“苏哈尔”号航船。那并不怎么起眼的一板一木,一锚帆,会把你带入对历史的回溯中,使你重温中阿友谊的根深蒂固和枝繁叶茂。


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的“苏哈尔”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